11月9日,第21屆佛山市禪城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暨首屆禪城區青少年人工智能科創節活動決賽在佛山大學附屬學校成功舉辦。作為禪城區深化科學教育、培育創新人才的重要平臺,本次活動由禪城區科協、禪城區教育局聯合主辦,佛山市人工智能學會承辦,佛山大學附屬學校協辦?;顒右浴皠撔?體驗?快樂?成長”為主題,首次增設了人工智能科創節活動8項特色賽項,自今年6月啟動以來,共吸引了全區超百家學校約4700名幼兒園、中小學生參賽,決賽現場約有1500名學生參加。

室內體育館的科創成果展評區,是創意與實踐碰撞的“主戰場”。面對8位專家評委的現場問詢,小選手們化身“小小科學家”,清晰闡述研究成果,充分展現出扎實的科學知識儲備與嚴謹的探究態度。本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共收到青少年創新成果項目作品724項、科技輔導員科技教育創新成果項目作品86項、科幻畫作品1957幅,展評現場共有150項作品展出交流,同臺競技。
首屆禪城區青少年人工智能科創節各賽項同步開展,特色賽事亮點紛呈。
3D打印機器人格斗賽現場。
3D打印機器人格斗賽中,13支參賽隊伍的“機甲戰士”各展所長。部分機器人憑借巧妙的機械設計與穩固的底盤,在對抗中精準“擊倒”對手,現場觀眾不時為精彩對決歡呼鼓掌。該賽項以競技格斗為載體,綜合考驗參賽者的創新設計、臨場應變等能力,以進一步推動3D打印技術在青少年群體中的普及。
筑夢月球機器人挑戰賽。
筑夢月球機器人挑戰賽賽場則宛如“迷你太空基地”。當看到自己設計的設備在軌道上平穩運行時,不少選手激動地拍手慶祝。沉浸式競技體驗不僅讓青少年在實踐中感受科技魅力,更有效培養了選手編程設計的能力。其中,機械爪的精準操控與靈活運用,成為比賽中的一大亮點,進一步激發了選手們的創新熱情。
AI源星球科考工程賽。
AI源星球科考工程賽圍繞通信技術、智能控制等核心知識點展開。小選手們自主設計制作具備特定功能的機器人,通過編程解決實際問題。各支隊伍化身“頂尖科考團隊”,模擬深入偏遠地區、深海、極地等極端環境及太空基地開展未知探索與數據收集任務。
智能紙電路創意制作。
智能紙電路創意制作賽中,參賽選手巧妙運用可粘貼導電膠帶、聲光電模塊、傳感器模塊及功能模塊等電子元件,在紙張上構建出獨具匠心的電路功能。他們結合自備的創意材料,將傳感器與電路完美融合,創作出既具科技感又充滿藝術氣息的紙電路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選手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更通過傳感器的精準感知,為作品賦予了更多互動性和趣味性,感受到科技與藝術的碰撞。
程序設計水平測試活動(C++/圖形化編程)。
程序設計水平測試現場,小選手們緊張有序地進行編程操作。本次測試吸引全區1000余名中小學生參與,分為C++程序設計、創意圖形化編程兩個類別,測試內容既涵蓋基礎編程知識,又重點考察選手的邏輯思維、問題解決及創意設計能力。
禪城區中小學人工智能素養提升實踐活動現場。
禪城區中小學人工智能素養提升實踐活動現場,圖像識別、大數分解、數據耦合三個項目共96組中小學生同臺競技。三項賽事以“實戰”形式檢驗學習成果,既為青少年搭建了實踐交流平臺,更有效點燃了他們探索人工智能領域的熱情。
作為禪城區青少年科創能力的年度“大考”,該賽事已成功舉辦21屆,是區內影響力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的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之一。經專家評審,一批兼具創新性、實用性與科學性的優秀項目脫穎而出,將被推薦參加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區中小學人工智能素養提升實踐活動中的部分優秀選手,也將獲得參加2025年佛山市中小學人工智能素養提升實踐活動的資格。
下一步,禪城區科協、禪城區教育局將持續以青少年科技創新賽事為重要抓手,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力的使命擔當,持續鞏固區委巡察整改成果,深化科學教育資源整合,推動家校社協同育人,為青少年搭建更多探索科技、實踐創新的平臺,在夯實青少年科創教育根基的基礎上助力全民科學素質提升,讓科學思維融入日常生活、創新精神成為社會風尚,為區域創新人才培養筑牢根基,為科教強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文/禪城融媒記者李俊江 通訊員禪科協
圖/禪城區科協提供
(編輯:黎錦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