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前夕,省人大常委會公布了廣東人大代表工作優秀案例,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人大代表胡燕芬的《集思廣益“議”良策,凝聚合力破難題》入選2023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職優秀案例,佛山市高明區荷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入選首批廣東省人大代表聯絡站示范站。
2023年10月20日,佛山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召開,圍繞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開展專題詢問。
這意味著,佛山人大代表工作的創新做法和成效得到了省的認可。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市人大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堅強領導下,積極擔當、主動作為,為佛山在高質量發展上干出業績、闖出新路作出了積極貢獻。
注重有效管用
以高水平法治供給護航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優化立法職權配置,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
過去的一年,市人大常委會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扎實推進地方立法,以良法促發展、保善治,為佛山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為推進佛山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市人大常委會在全省率先開展基層治理立法,制定《佛山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條例》。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能通過立法總結、固化和提升我市實踐中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推動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實現多元化、制度化、規范化,更好服務經濟發展。
佛山市是制造業大市,工業體量大,工業固體廢物產量多、難處置。針對工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難題,市人大常委會制定《佛山市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以法治方式推動工業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促進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發展,助力佛山高質量推進“無廢城市”創建工作。
平安是極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發展環境。聚焦群眾普遍關注的房屋使用安全和窨井蓋安全問題,市人大常委會推進《佛山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條例》《佛山市窨井蓋安全管理條例》立法工作,進一步破解城市治理難題,提升城市管理現代化水平。
城市品質關乎城市形象與民生幸福,更關乎城市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如今,市人大常委會正加快推進亂丟亂倒垃圾問題處理的立法工作,致力于通過法律手段和法治方式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不斷提升佛山城市品質,讓群眾在佛山生活更具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精準監督
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如何確保我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方便可及?”“我們將逐步構建完善15分鐘養老服務圈,實現老年人就近養老、便捷養老。”
養老服務事關民生福祉和社會和諧。去年10月,佛山市人大常委會聚焦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開展了一場高規格的專題詢問會。出題方為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答題方由市長率隊,13個部門和各區政府負責同志到會應詢,一問一答間,盡顯責任擔當。
黨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進到哪里,力量就匯聚到哪里,作用就發揮到哪里。過去一年,市人大常委會始終堅決落實市委部署安排,充分發揮人大職能作用,全力以赴完成市委交辦的重點任務,為助力佛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人大作用。
“百千萬工程”是廣東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2023年以來,佛山市委以“頭號工程”的力度推進“頭號工程”,市人大常委會凝聚代表力量,圍繞“百千萬工程”開展集中視察,同時,精心組織開展關于實施“百千萬工程”、推進高水平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情況的專題調研,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高質量意見建議,引導全市4300多名人大代表當好“百千萬工程”的“戰斗員、宣傳員、監督員”。
作為制造業大市,佛山把高質量推進制造業當家作為重中之重的任務。為助力佛山龐大的制造業家底實現“華麗轉身”,佛山正加快建設一批大園區大平臺,在為高質量產業騰出發展空間的同時,一條腿“數改智轉”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條腿“招育并舉”發展壯大新興產業。
圍繞推進制造業當家,市人大常委會組織我市五級人大代表,逐一到“雙十園區”開展調研,深入分析制約園區發展的困難問題,科學提出解決對策。與此同時,將督促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作為重點監督議題,組織開展關于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工作專題調研,為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計。
加強載體建設
激發代表履職新動能
在佛山市高明區荷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可以看到室外大型LED顯示屏在播放《從荷說起》欄目。該欄目是荷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首創的鎮街級別人大專題電視欄目,聚焦熱點問題、重點工作、攻堅克難任務等,通過“人大代表+媒體監督”向社會呈現代表履職全過程。
荷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于2020年9月建成啟用,在佛山全市創新性推行代表中心聯絡站、基層立法聯系點同人大辦融合建設模式,實現人員常駐、大門常開、代表常在、群眾常來、活動常態。截至2023年12月,荷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共收集代表意見建議25條,已經解決25件,群眾滿意率100%。
今年初,高明區荷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從全省1.2萬多個聯絡站中脫穎而出,成為全省首批15個人大代表聯絡站示范站,生動展現了標準化、規范化、常態化建設的成效。
一個代表聯絡站,就是一座“連心橋”。過去的一年,市人大常委會持續推進人大代表聯絡站標準化、規范化、常態化建設,統籌站點布局,強化資源整合,豐富活動形式,推動代表聯絡站建設由“數量建站”向“質量興站”躍升。目前,全市擁有383個人大代表聯絡站,每個站均達到“六有”(有場地、有人員、有制度、有活動、有經費、有設備)標準。
新時代如何創新人大代表履職方式,一直是各級人大組織思考和探索的內容。過去的一年,市人大常委會通過組織全市五級人大代表集中開展調研、視察、建議督辦等活動,探索形成“社區議事會”、“人大代表論壇”、民生微實事立辦制等工作品牌,成為佛山人大代表工作的靚麗名片。
佛山市南海區第十七屆人大代表、大瀝鎮第四屆人大代表胡燕芬依托南海區大瀝鎮人大代表聯絡站和社區議事會平臺,引導社區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集中議事,架起了政府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推動了一批問題解決,成功入選2023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職優秀案例。
“‘社區議事會’能更好發揮人大代表聯系群眾作用,是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助推南海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創新舉措。”胡燕芬說,依托人大代表聯絡站和“社區議事會”平臺,引導社區對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集中議事,通過事前議、事中監督、事后跟進,不僅推動問題解決,也架起了政府與群眾之間的溝通橋梁,暢通群眾、代表發聲渠道,營造共議、共治、共享的社會氛圍。
新時代新征程。站在新的起點,市人大常委會將繼續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強化政治意識,強化依法履職,強化代表作用,強化自身建設,為佛山高質量發展作出人大新的更大貢獻!
(編輯:陳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