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聞網訊 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麥家慧報道:2月13日大年初四,走進順德區杏壇鎮龍潭村,道路兩旁的一組組燈籠顯得年味十足。來到龍潭龍母廟前,第二屆龍母賜福開金印活動在鑼鼓聲中拉開帷幕。
活動中,村民游客爭相與醒獅互動。/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麥家慧、黃錦成攝
龍潭村的建村時間可以追溯到宋末元初,大年初四開金印便是龍潭龍母廟的年俗活動之一。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龍潭村正積極推進文旅產業發展以及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在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活躍鄉村生活,著力打造宜居宜游的美麗文明村居。
拜龍母、蓋金印;看舞獅、賞功夫。昨日上午9時許,龍潭村龍母廟前已有不少村民圍觀拍照。“龍母金印開,好運自然來。”一方漢白玉印章,一件寓意不同的信物,“龍母娘娘賜福”六字則吸引了眾多善信游客前來祈福,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專門從大良驅車到此討“好意頭”的黃女士告訴記者,“我這兩年都來這里蓋金印,也是希望我們全家人都可以順順利利”。
“龍母賜福開金印是一項傳統民俗活動;龍母精神則代表著愛國愛民、崇德向善、解難濟困、利澤天下。”龍母文化協會會長廖偉創表示,龍潭龍母廟始建于宋朝咸淳元年(1265年),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
龍潭村黨委書記伍達強表示,接下來,龍潭村將以鄉村文旅為發展方向,圍繞龍母文化、青田古村等文旅載體,將該村打造成特色文旅產業高地,今年將重點推進龍母廟梳妝樓重修項目。廖偉創則透露,在保持古建筑原貌的基礎上,將加入新元素,激發年輕人的興趣,助力推廣龍母文化。
發展鄉村特色文旅產業,離不開優美的人居環境。為此,龍潭村積極響應我市推進的“百千萬工程”,實施城市環境品質提升行動。
2023年以來,龍潭村積極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落實各項民生實事。為確保大社工業區內企業得以順利申辦排水證,龍潭村通過雨污分流排水管網建設工程,解決了該路段的兩個長期水浸黑點,有效保護周邊河涌的水環境質量。
環境改善效率升,生活品質也要跟得上。為持續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成效,龍潭村將人居環境整治納入村規民約,建立起美麗鄉村長效機制,通過動員村民自己家園自己建,讓村內衛生黑點轉變為各具特色的小景觀。
伍達強介紹,接下來,龍潭村將著力積極推進兩大項目建設:龍潭小學對面地塊計劃建設美食文化街;龍潭幼兒園旁地塊計劃建設龍潭商業廣場,用途包括市場、商鋪、酒店等。“以上兩個項目的落成,將大大改善龍潭村的生活配套,讓村民生活更加便利,同時對周邊村民住房出租以及農作物的銷售也有大好處,更好地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伍達強說。
(編輯:歐肖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