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佛山市三水區聚焦破解流動黨員“去向難掌握、學習難覆蓋、作用難發揮”等難題,扎實開展“暖流”行動,通過建機制強基礎、拓渠道優模式、搭平臺促融合,推動新興領域流動黨員實現“有家有學有為”,確保學習教育全覆蓋、見實效。
建機制強基礎讓流動黨員“流而有家”
精準摸排,動態管理全覆蓋。常態化開展黨員“三找”活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黨員找黨員),通過上門走訪、網格排查、電話溝通、“碼上”報到等方式,建立“一人一檔”流動黨員動態數據庫,實時更新黨員職業、住址等信息,做到“四清”(數量清、去向清、思想清、職業清),確保底數明、動態準。
分類施策,織密組織覆蓋網。大力開展“兩個覆蓋”摸底排查,按照“應建盡建、應建快建”的要求,大力推進新興領域黨組織建設。積極鼓勵在轄區企業工作超半年的流動黨員及時理順組織關系,對在轄區企業工作滿3個月不滿半年的流動黨員及時編入就近黨組織納入管理。
陣地賦能,打造紅色服務圈。依托村(社區)、園區黨群服務中心、企業黨群服務站、暖新驛站、黨員教育基地等陣地,全區設立“暖流驛站”222個,配備學習資料、實踐活動指南,打造集學習交流、民主議事、生活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平臺,為流動黨員提供學習生活交流的開放空間。
拓渠道優模式讓流動黨員“流而有學”
結對“幫學”,推動學習教育全覆蓋。建立流動黨員結對幫學機制,蘆苞鎮組建了一支35人的“流動黨員聯絡員”隊伍,由黨建指導員、新興領域黨組織班子成員和“流動黨員聯絡崗”領崗黨員擔任聯絡員,分別對接聯系2-3名流動黨員,定期了解其思想、工作和生活狀況,傳達學習教育要求,確保每名流動黨員學習“不掉隊”。
突出“送學”,實現線上線下零距離。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開設“指尖課堂”,通過微信公眾號、流動黨員微信群等定期推送學習內容。線下依托鎮街黨校開展“送課入企”和流動黨員專題培訓班16場,邀請黨校專家、機關干部授課。樂平鎮依托鎮委黨校成立新興領域黨建學院,打造5個企業分教點,推出3個類別10個課題清單,推動新興領域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注重“助學”,提高學習教育實效性。根據流動黨員特點,抓住周末、節假日等時間,組織流動黨員集中“補課充電”。云東海街道多渠道完善教育資源供給,向轄區60多名流動黨員發放專屬“暖流禮包”,內含學習清單、微黨課資料、需求征集表及《習近平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論述摘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書籍,確保流動黨員學習教育“不斷檔”。
搭平臺促融合讓流動黨員“流而有為”
融入網格治理,激活先鋒力量。將流動黨員納入基層治理體系,云東海街道通過深化“流動黨員+全科網格”融合機制,發動30名外賣、快遞、網約車等新就業群體流動黨員擔任社區“流動網格員”,參與志愿服務、隱患排查、環境整治等工作,讓群眾可感可及。大塘鎮把流動黨員納入工業園區“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引導企業流動黨員發揮專業技能優勢共同解決園區治理難題。
積分兌換機制,激發參與熱情。試點推行志愿服務積分兌換制度,提高流動黨員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樂平鎮打造鎮村互通的“黨員志愿者積分超市”,提供56個商家200項“線上+線下”兌換服務,形成“參與—激勵—再參與”良性循環,推動流動黨員從“旁觀者”轉變為基層治理“主力軍”。
標桿示范引領,凝聚發展動能。積極創建各級黨建示范點26個,廣泛開展紅色車間、示范班組、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等活動,鼓勵流動黨員建言獻策、認領崗位,積極融入企業發展大局。廣東星星制冷設備有限公司黨支部今年以來組織黨員帶頭攻堅降本增效項目11個,累計為公司節約材料成本160萬元。
(編輯:黃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