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報告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作出專門部署。
對照黨的二十大的戰略擘畫,深入審視廣東的情況,我們就會發現,廣東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短板在縣區、薄弱環節在鎮街、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鄉村。
本人認為,作為鄉村振興實體的核心,鄉村基層黨建要解決兩個主要問題。第一,需要黨員、基層黨組織扮演好“鄉村振興”帶頭人的角色。第二,要充分發揮鄉村基層兩委干部、黨員干部、村民小組長等“全民聚力”的推動作用。
例如,佛山五區扎實推進鄉村建設行動,持續建設一批“精品四小園”“美麗庭院”,全面建成鄉村振興示范帶,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南海區九江鎮通過“黨建引領 全民聚力 美學賦能”來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都是很好的策略。而這些策略能否取得豐碩成果,關鍵還是要看村兩委干部和村基層黨員干部的作用。
以九江鎮為例,在“黨建引領”下的“全民聚力”中,其實就包含了從鎮政府、村委、基層組織、黨員干部、村民群眾、鄉賢等社會各界的力量。只有將這方方面面的力量集中起來,聚焦一處,“美學賦能”才能產生應有的效益。
九江鎮敦根社區在做好人居環境整治的基礎上,通過墻繪等美學形式對水道兩邊城市風貌進行調整,對“赤膊房”進行美化亮化,將村史融入其中,形成一個沒有圍墻的村史館,并通過龍舟講堂講好本村的文化故事,本地人看了很新鮮,外地人看著很吸引,成為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
我想,九江鎮的戰略部署和九江敦根社區的實踐以及成果證明,雖然“百千萬工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但如果能真正有效地發揮出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以及基層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并由此真正做到“全民聚力”,那么“百千萬工程”做實、做深、做出成效,就絕非紙上談兵,而是切實可行。
文/陳榮彪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為佛山新聞網的文章均系佛山新聞網原創作品,版權歸佛山新聞網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編輯:歐肖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