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大市佛山,完成高峰一躍:2023年佛山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萬億元大關,這是佛山城市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破門而入”工業3萬億元方陣絕非易事。截至2022年底,國內只有深圳、蘇州、上海3個城市規上工業總產值超過3萬億元,其中地級市只有蘇州。隨著佛山突破了這一“天花板”,工業3萬億元在全國形成了“四大金剛”的格局。而以地級市身份計,佛山正式成為全國第二個、廣東首個。
制造業當家戰略確定后,佛山實施了工業用地“穩定總量、確保增量、盤活存量、提升質量”計劃,為工業發展增空間,尤其是保障了“雙十園區”和佛北戰新產業園的用地。繼2022年供應工業用地1.45萬畝后,2023年佛山完成工業用地供應1.68萬畝,創下廣東單個地級市工業用地年度供應量歷史新高,且連續兩年排名全省第一。正因為有了用地的保障,才解決了歷史上佛山“工業不連片、產業不成帶”的困局,才能為新項目開辟用地新空間,最近3年,佛山引入了一大批五十億級、百億級項目,挑起了經濟發展大梁。釋放工業用地,為佛山工業破3萬億元增加了“殺手锏”。
高點進位,更加艱難。惟其艱難,更顯勇毅。后3萬億時代,佛山如何續寫傳奇?佛山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30年要實現工業總產值突破4萬億元。壯志導向,點燃豪情。
推進“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促進“草灌喬”全面發展,是佛山走出后3萬億時代、邁進4萬億時代的重要力量。據統計,佛山“四上”企業超20000家,有高新技術企業超10000家,這是佛山經濟主支撐,但就超150萬戶的市場主體、超50萬家的企業而言,佛山還是少數派。把數以百萬戶計、十萬戶計的眾多“腰部企業”加快培育成上規模、上高新的“頭部企業”,這才是佛山突破4萬億元時代的巨大現實的潛能。
走老路子,到不了新地方,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時不我待。佛山是全國唯一的制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這為佛山大力踐行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歷史契機。以傳統制造業為主的佛山,想繼續引領潮頭,必須給傳統制造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尤其是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沖向新領域競爭賽道,甚至在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的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賽道上也不能缺席。對佛山來說,發展新質生產力、鑄造新型工業化是當下的“爆發點”,更是制勝未來的“王牌”。
當然,構建“益曬你”一流營商體系法寶不能弱化。佛山2008年突破1萬億元,2016年跨過2萬億元,2023年躍升3萬億元,一路嬗變,走出了漂亮的上揚曲線。顯而易見,這離不開佛山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的果毅決斷與持續實踐。
工業3萬億元,在全國制造業城市中是旗手,在全球工業版圖上也堪稱明星。但是,拍手稱慶到今天就好了,6年后想傲立于工業總產值4萬億元的高臺,需要迎著明早第一縷陽光出發。
文/毛巴總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為佛山新聞網的文章均系佛山新聞網原創作品,版權歸佛山新聞網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編輯:歐肖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