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佛山,你是否會在腦海里浮現出這些關鍵詞:黃飛鴻、葉問、李小龍、佛山無影腳、功夫……佛山不僅是中國南派武術的主要發源地,亦是聞名遐邇的“武術之城”。12月12日-16日,2024年國際詠春拳大賽在佛山舉行。關于佛山功夫,來聽聽他們怎么說的:
《大山小議》第194期精選留言獲獎名單:
@月季、@星光、@艷陽天、@城、@凌晨3點看海、@so、@Ber仔、@花生、@dlond1981、@少喝奶茶、@劍試天下、@敬恩、@試圖清醒ing的老嘢、@丹丹、@昕悅、@志、@黃鶴權、@舊城煙火、@cccyt、@執筆一厘米、@雅軒、@中言、@華英雄、@蔡振步、@中國紅、@詡琂、@孔德淇、@?(一個笑臉符號)、@與鈞彤行??、@璸、@予梨、@大吉、@翠芬、@lingling、@小勺子、@黑白配牧牧、@小麥
恭喜以上37位網友的留言獲選為優秀留言,獲得稿費30元~
部分獲獎優秀留言節選展示:
1、@月季
刀光劍影的古代叢林社會,人要維持生活、抵御外敵、保護家人,自習武功,漸漸成為了佛山地區武術最初的起源。現代社會,孩子們似乎被過分保護,飛蟲野草都變得危險。朋友家的孩子,自小學習醒獅,去爬西樵山,比大人體力還好,充滿堅毅和冒險精神。我認為武術的傳承,要從小孩做起。學校設置武術選修課、武術操、武術棍法、開設功夫夏令營、功夫研學游,讓孩子切身感受武術文化的深厚魅力,提升孩子的活力和精氣神。把武術課和自然課堂融合在一起,教會小孩在野外環境保護自己,保護他人,提升武術的實用性,讓武術精神通過少年傳播出去,也會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佛山武術的影響力。
2、@城
之前看過《葉問》電影,對詠春拳嘆為觀止:出拳快、準、狠,實戰性很強。“佛山人均會功夫”這一說法雖然有些夸張,但確實反映了佛山武術文化的深厚底蘊。我曾有幸觀看過佛山當地的武術表演,那些精彩的招式讓我印象深刻。此外,我還了解到,佛山許多學校都開設了武術課程,孩子們從小就能接觸到武術文化,這無疑為佛山武術的傳承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凌晨3點看海
好遺憾,我沒機會學過詠春,只在學校學過幾招太極拳的皮毛,但內心深處一直有個女俠夢,小時候每次看《黃飛鴻》《精武門》《葉問》等功夫電影,總是挪不開眼,黃飛鴻、葉問、李小龍等功夫大師,那剛勁有力、行云流水的武功招式耍的得虎虎生威,讓人看得熱血沸騰,拍手叫好!
有時候看到小朋友武術比賽或表演,小小的年紀和身板稍顯稚嫩,但眼神堅定,動作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剛勁有力,內心很是喜歡和佩服,這才是我中華兒郎該有的樣子:陽光、剛毅、聰明伶俐、動作靈敏、反應快速!強烈建議將詠春等武術全國中小學推廣!好好把中國武術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少年強則中國強!
4、@dlond1981
我家鄉在詠春拳之鄉順德杏壇馬東,身邊有很多練武術的朋友、鄰居,上至七八十歲,下至七八歲。他們習武的原因不一,但練習武術的過程都逐漸形成了一種堅毅的精氣神!平常村內習武的老人和孩童,每當節日表演,雄獅舞起,他們都展現出不一樣的架勢!我認為“佛山人均會功夫”這個說法已經廣泛深入佛山人的骨髓,從有形向無形拓展,從功夫到精神深入!
5、@劍試天下
我在初中練過棍術,大學練過長拳,對里面的武術套路仍然留有記憶,我也問兒子現在學校是不是有練武術操,他說是的。我們都知道,練武并不容易,它是意志的磨煉、是跌爬滾打的傷痕、是夏練三伏冬練三九的堅持,能夠學而有成的都值得點贊!我覺得,男兒當自強,巾幗勝兒郎,練習武術不僅可以增強體質,提升抗壓能力,更重要的是信心的樹立,內心的堅強。佛山制造業在市場經濟浪潮中經受重重考驗,進而在各大城市中占據前列,不正是功夫片中遇強更強、只要打不死,就能戰勝困難的體現嗎?功夫之城加油!
6、@試圖清醒ing的老嘢
大學時,我修了詠春拳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對詠春拳的興趣愈發濃厚。機緣巧合之下,我加入了導師的詠春拳研究課題組,通過采訪詠春拳傳承人和其他練習者,深入了解了這門武術背后的文化和歷史。在分析詠春拳的“破圈出圈”之路時,我對詠春拳也有了更深的思考。這段經歷不僅豐富了我的大學生活,也讓我變得更加自信從容。詠春拳不僅僅是一門武術,更是一種生活哲學,它教會了我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平衡、堅韌和謙遜。
7、@昕悅
《佛山功夫》
嶺南形勝立潮頭,文武相因歲月稠。
精武千年凝厚蘊,俠風萬里譜春秋。
文成武德心中鑄,義勇豪情漫眼眸。
敢為人先彰氣概,佛山無處不風流。
8、@執筆一厘米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