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佛山50公里徒步活動越來越近了。作為一項持續了十年的城市品牌活動,它將如何面對時間的磨洗,迎著新時代的春光闊步前進呢?在筆者看來,要使徒步活動出圈出彩,必須做到“1、2、3”。
“1”是葆有一份初心。人皆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始于2015年的50公里徒步,從最初的“城市穿行”路線已演變成如今“山水人文共融”的文化文明生態之旅。這項由佛山市文廣旅體局和佛山市文明辦主辦的活動,其初衷是通過徒步的方式展示城市升級的成果,展現市民對美好生活、健康生活的熱愛。實踐證明它是成功的,每年數十萬人的參與,對城市、對商家都有極大的品牌帶動作用。一項“無中生有”的活動要歷久彌新,關鍵還是得葆有這份初心,努力活化升級,借著休閑徒步這張“舊船票”,登上以文促旅、消費復興、產業發展的“新客船”。
“2”是依靠兩論支撐。文宣系統常有“兩文兩論”的說法,這里不妨套用一下。如果說50公里徒步的本意是文旅唱戲、倡導文明,那么這“兩文”的高揚,就得依靠“兩論”的支撐——一個是輿論的熱度,另一個是理論的高度。提升輿論的熱度,有利于營造活動的氛圍,促成政府、企業、市民、游客各方的良性互動和積極參與;提升理論的高度,有利于講清楚舉辦活動的目的、意義、任務,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指引方向。
“3”是在三個盤上下功夫。首先夯實基礎盤。徒步活動已積累出一套相對成熟的打法和一大批忠實的粉絲,但客觀來說,也遇到了線路承載能力有限、企業獲實惠不夠、市民參與顯疲態等瓶頸。問題就是努力的方向。比如可以通過預約預告、分段導流、動態公告等方式疏導人流,通過授權沿途企業廣告展播、鼓勵企業直播帶貨等方式探索企業營銷新玩法,引導市民發揮創意、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參與徒步,等等。其次挖掘潛力盤。徒步不僅是文明、綠色、健康的活動,更應該是年輕態的活動。比如南海區近年來大力發展電競產業,是否可以考慮邀約一些電競選手來參與徒步呢?一來可以打破人們對“電競=沉迷游戲”的成見,二來倡導人們在用電腦、玩手機時不要忘了運動,三來也可以借電競選手們的熱度帶動更多青年人參與徒步,一舉三得。又比如,順德區特別是樂從鎮常有明星大咖開演唱會,當地還有許多祖籍在此的港澳明星回鄉居住,是否可以挖挖這些潛在的資源呢?發動他們幫忙打打call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最后培養增量盤。China Travel已不是新聞,但50公里徒步在港澳臺、甚至在國外的知名度又是怎樣的呢?是否可以考慮在市外、在網上掀起一股“云徒步”的熱潮呢?最起碼,大灣區的兄弟城市們也可以邀請參與進來。
文/吾言身寸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為佛山新聞網的文章均系佛山新聞網原創作品,版權歸佛山新聞網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編輯:黃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