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国产一区_亚洲成人www_国产高清视频一区_精品区一区二区

佛山網評 | 佛茂協作:以創新之鑰開啟區域協調發展的密碼

2025-05-14 17:04 來源:佛山新聞網

content_65f0019220779

站在佛茂指揮部樓頂,眺望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聽著佛山市-茂名市對口幫扶協作指揮部指揮長王樹斌的介紹,視線仿佛穿過暖陽,看到了塔吊林立的蒲康電子輕工產業園工地。據介紹,蒲康電子輕工產業園一期共建設的8棟標準化廠房、2棟宿舍樓、1棟辦公樓,建筑面積達10.6萬平方,從開工到全部企業招引入駐投產,僅用時10個月,創造了令人矚目的“蒲康速度”。這種速度不僅體現了兩地合作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更為園區后續發展贏得了寶貴時間。這個被譽為“蒲康速度”的項目,正是佛茂對口幫扶協作的生動注腳。這場跨越珠江與鑒江的“雙向奔赴”,以創新為筆,以實干為墨,在粵西大地上繪就了一幅區域協調發展的壯美畫卷。

破題之鑰:從單向輸血到雙向賦能的思維躍遷

佛茂協作最鮮明的特征,在于徹底打破傳統幫扶模式的路徑依賴。在指揮部有兩幅書法字給我印象深刻,一幅書寫“抓細節把握全局,抓過程控制結果”,一幅書寫“只為前進想辦法,不為后退找理由”,我想,這就是佛茂協作人的使命擔當。當佛山以“主責意識”將幫扶工作納入城市發展戰略,當茂名以“主場思維”將產業承接轉化為內生發展動能,這場協作就超越了簡單的產業轉移范疇。指揮部創造的“國企拍地、定制開發”模式,巧妙化解了企業重資產投入的顧慮;“資源跨區域平衡”機制,則讓兩地的資源優勢在更大空間實現優化配置。這種思維躍遷,使得幫扶協作不再是單方面的“授人以魚”,而是通過制度創新實現“授人以漁”的質變。

創新之維:構建產業生態的立體化實踐

在茂南片區的電子信息產業園,公共空壓站的轟鳴聲與生產線上的精密設備同頻共振。這種看似微小的配套創新,折射出佛茂協作構建產業生態的深層邏輯。從“沿鏈靶向引配套”的精準招商,到“基金矩陣”對科創企業的梯度培育;從“五機制一中心”的政務服務創新,到人力資源服務的全鏈條覆蓋,佛茂協作正以系統思維打造產業發展的熱帶雨林。當一系列的產業集群雛形初現,產業生態的“化學反應”開始釋放出幾何級數的增長動能。

范式之變:重塑區域協調發展的價值坐標

佛茂速度創造的不僅是428億元的投資奇跡,更是區域協調發展新范式的生動實踐。在“百千萬工程”的宏大敘事中,這場協作展現出了現代治理理念的獨特魅力。指揮部搭建的跨區域要素配置平臺,破解了行政區劃的剛性約束;“場景招商”“資本招商”等創新模式,重構了產業轉移的價值鏈條。當茂名工業投資增速躍居全省第二,當高州片區實現21個月兩位數增長,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經濟數據的躍升,更是區域發展格局的深度重構。

從鑒江到珠江,佛茂協作的實踐正在書寫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的新篇章。這場以創新為底色的協作試驗,既是對“全省一盤棋”戰略的生動詮釋,更是對新發展理念的深刻踐行。當產業轉移的“物理運動”升華為創新要素的“化學反應”,區域協調發展便獲得了生生不息的內生動力。這或許就是佛茂協作給予我們最深刻的啟示:在高質量發展的坐標系中,真正的幫扶不是簡單的資源平移,而是通過制度創新激發區域發展的深層活力。

文/陳榮彪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為佛山新聞網的文章均系佛山新聞網原創作品,版權歸佛山新聞網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尾圖


(編輯:歐肖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