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竹灘洪潮發電站園區,日前一場“環兩江·見未來”順德“環兩江先行區”核心區文旅產業項目推介大會,如投石入水,激蕩起層層漣漪。龍江以“兩江”為脈、以項目為核、以合作為橋,將甘竹灘工業遺產活化、領尚中心現代商業地標、朝陽農場“知青印記”等文旅新星推向臺前,并向投資者發出誠意滿滿的“城市合伙人”邀請函——這一工業重鎮正踏著文旅融合的浪尖而來。
龍江的文旅雄心,扎根于其深厚而獨特的歷史文化土壤。作為“廣東省歷史文化名鎮”,這里歷史疊層厚重。3500年麻祖崗古貝丘遺址訴說遠古,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桑園圍與桑基魚塘的肌理依然清晰;工業時代烙印亦深刻,甘竹灘洪潮發電站作為歷史符號,正被巧妙轉化為“工業遺產+生態觀光+文化體驗”的文旅新載體。古老農耕文明與現代工業遺產在龍江這片土地上奇妙交織,為文旅敘事提供了豐厚而獨特的腳本,使之區別于千篇一律的山水風景。
龍江文旅棋局的精妙處,更在于其空間重構與多元業態的精心布局。一方面,甘竹灘工業遺存、朝陽農場知青印記等項目,是對特定歷史空間的文化喚醒與價值重塑;另一方面,LESSO領尚中心-L.PLUS的崛起,則是龍江擁抱現代消費趨勢、塑造城市新地標的戰略落子。尤為值得關注的是,龍江梳理老舊建筑形成資源庫,并一次性推出超444畝的7宗優質地塊,這無異于為未來文旅生長預留了廣闊空間。推介會上10個項目達成合作意向,更表明龍江文旅生態已初具聚合效應。
龍江文旅的勃興,絕非孤立現象。佛山市政府工作報告將“高標準建設環兩江(西江、北江)區鎮村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作為戰略支點。龍江地處廣佛江三市交匯處,30分鐘車程可觸達南海九江、高明、鶴山等地,與佛山新城、逢簡水鄉、西樵文旅區形成互補,潛在客群覆蓋超500萬人。其文旅發力,正是對佛山“環兩江先行區”建設的積極回應與核心承載。當龍江以“合伙人”姿態廣納社會資本與創意,文旅新動能正成為撬動城鄉融合、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杠桿。
龍江文旅之潮,非僅為一時浪花。當工業血脈與生態基因相融,當沉睡歷史被創意喚醒,當一紙藍圖化為項目集群,其以兩江為舞臺的文旅蝶變,為制造業重鎮的轉型提供了令人振奮的樣本。
風起兩江岸,潮涌工業城——佛山文旅新動能在此激蕩,龍江之名正隨這浪潮聲遠揚。
文/陳榮彪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為佛山新聞網的文章均系佛山新聞網原創作品,版權歸佛山新聞網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編輯:黃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