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佛山,工業是最鮮明的標簽,但其實它已開始突破“工業城市”的刻板印象。
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灣區現代化產業體系,現代服務業是不可缺少的一環。今年初召開的佛山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以更加現代的產業形態“再造一個新佛山”,其中就包括增強現代服務業競爭力。
一個結構性變化已經發生。2025年一季度,佛山三產增加值達1526.13億元,占比50.2%,首次超越二產的48.4%。拐點背后,是佛山對現代服務業的積極布局。
制造升級“轉起來”
“三產超二產”不是此消彼長。相反,它們如并蒂之花、相輔相成。
佛山以3萬億元的工業規模位列全國第四。作為提高附加值的關鍵、產業鏈條中的“潤滑劑”,生產性服務業的支撐作用越發凸顯。為此,佛山正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向賦能、融合共進,加快制造業升級“破圈”。
工業設計被稱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而這正成為佛山的強項。佛山擁有工業設計專業機構超1200家,從業人員超5萬人,還大力建設了國內首個省區共建的工業設計產業聚集區——廣東工業設計城。
目前,廣東工業設計城已吸引超300家國內外設計企業入駐,2024年園區企業營收達26.02億元。它還與香港設計中心、香港設計師協會、澳門設計師協會等港澳相關學院機構持續加強合作,銜接港澳的珠三角工業設計走廊在佛山初見雛形。
位于佛山順德的廣東工業設計城。圖源:佛山市發展和改革局
在這里,眾多設計企業成為“制造”邁向“智造”的“隱形”推手。“我們做了微小的斜度便于打開和清理,玻璃界面讓處理過程可視化。”佛山市睿拓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鵬宇介紹,這款比家用面包機體積還要小的廚余垃圾處理桶已獲世界級設計大獎。佛山市順德區宏翼工業設計有限公司則在蒸汽破壁機中創造性地加入了蒸汽煮食的功能,讓工廠實現了超過3000萬元的銷售額。
制造業升級不只在于工業設計,更是一項系統變革。今年佛山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謀劃打造大灣區西部航空物流中心,增強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功能;加強法律、信息、人力資源、會計審計等專業服務供給。
今年,廣東出臺《關于推動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若干措施》,支持佛山形成15個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目前,佛山已建成十大現代服務業產業集聚區,除了佛山北滘工業設計產業集聚區,還有重點發展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佛山數字經濟創新產業集聚區,佛山潭洲國際會展高端服務業集聚區,佛山千燈湖金融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佛山東部現代物流產業集聚區等,全鏈條推動制造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
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緊密咬合,佛山產業生態重構的齒輪已開始轉動。
企業出海“順起來”
法律服務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超170萬戶市場經營主體、3萬億規上工業總產值,當前的佛山迫切需要健全聯通港澳、接軌國際的現代法律服務業發展體制機制,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法治體系。
在此背景下,佛山中央法務區于今年3月落地揭牌,力圖三年形成“一小時”全球法律服務圈。
當前,國內多個城市競相建設中央法務區,佛山如何打好“差異牌”?中國政法大學國際仲裁與調解研究中心主任武長海認為,“上天入地”是佛山中央法務區的獨特優勢。
“上天”,立足灣區鏈接世界。佛山中央法務區設立涉外法律服務中心及港澳臺服務專窗,依托中國貿促會調解中心大灣區中心、佛山仲裁委員會、商事法庭一站式化解糾紛。
“入地”,則與本地發達的民營經濟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佛山中央法務區可為企業上市提供專業支持,并圍繞先進制造業打造供應鏈合規、技術許可等專項服務。
佛山中央法務區。圖源:佛山市司法局
法治“撐腰”,制造業破圈“出海”更有底氣。通過加強涉外法律服務,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佛山為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知識產權是企業“出海”的核心競爭力。截至2025年5月,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佛山分中心累計發送海外糾紛和商標搶注預警1871條,提供海外糾紛應對指導、咨詢139宗,服務企業918家次,幫助企業降低應對成本829萬元,挽回經濟損失超3.366億元,并建設美國、馬來西亞、沙特阿拉伯海外知識產權保護服務站,筑牢知識產權“護城河”。
化解跨境糾紛,減少“出海”阻力。佛山創新“港澳特邀調解員+貿促會調解員”“港澳特邀調解員+內地法官”等多種組合調解模式,讓“兩難”變“雙贏”。
熟悉國際法律的粵港澳大灣區執業律師,在涉外法律服務中發揮獨特作用。申請優惠政策、“一對一”指導、搭建推廣平臺……佛山深化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執業律師來佛山執業十條措施,累計引進粵港澳大灣區執業律師8人,港澳居民律師14人,在大灣區間架起法律服務“軟聯通”的橋梁。
“在佛山執業,能與內地律師有更多溝通,更好地融合內地和香港的法律,打開思路為當事人提供更全面的法律服務,讓我受益良多。”梁淑莊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佛山首位粵港澳大灣區律師梁淑莊向記者表示,佛山開放的環境給予了她廣闊的舞臺。
通過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佛山本土企業“走出去”有底氣,優質外資“引進來”更有信心。今年一季度,佛山市實際使用外資達25.2億元,同比增長109.8%,增速居珠三角首位,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在企業揚帆遠航的步伐中,佛山正以制度型開放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優質生活圈“融起來”
現代服務業為生產賦能,也為生活添彩。佛山不僅有現代化的產業生態圈、國際化的法律服務圈,還正加速打造大灣區優質生活圈。
近年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速推進,越來越多港澳老人選擇“北上養老”。佛山是首個與香港建立養老戰略合作計劃的內地城市。目前,參與香港“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佛山養老機構有4家,數量居廣東全省第二。2024年12月,粵港澳(廣東)銀發經濟產業園在佛山啟動,催生新場景、新業態。
不只是養老,佛山是如何接住“潑天的流量”,成為備受灣區民眾青睞的目的地?
便利的醫療服務,讓灣區民眾在佛山住得安心。尤其是“港澳藥械通”打通創新藥械快速進入內地的通道,全球首款白癜風復色藥物——磷酸蘆可替尼乳膏、治療塵螨過敏性鼻炎的新藥塵螨變應原舌下片、潰瘍性結腸炎創新藥物伊曲莫德等藥品,陸續在佛山開出廣東首張處方,為佛山無數患者帶來福音。
豐富的文旅體驗,讓灣區民眾在佛山玩得開心。2024年佛山接待游客6043萬人次、增長8.2%,旅游總收入644億元、增長21.4%。古村、古鎮、古法工藝彰顯嶺南文化,世界功夫小鎮、美陶灣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順德世界美食產業集聚區等打造特色品牌,現代都市與傳統文化交融,勾勒出人文灣區的絢麗圖景。
從港澳到佛山,人員流動如此“絲滑”少不了社保通辦的支撐。2024年7月,佛山社保首次攜手香港金融機構推動“灣區社保通”工程,幫助香港居民不用“兩地跑”就能辦理多項高頻社保服務事項,與佛山市民享受同城待遇。目前,在佛山市參加各類社會保險的港澳戶籍人員已超4萬人次。
有了現代服務業的加持,在佛山,你可以實現遠大的職業抱負,也可以找到舒適的理想生活。“高大上”與“煙火氣”并存的獨特氣質,讓佛山成為一座令人向往的宜居宜業宜游之城。站在佛山熱土眺望灣區未來,充滿機遇也充滿詩意。
(編輯:梁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