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春早,催人奮進。
2月18日,正月初九,農歷新年首個工作日。上午,佛山組織收聽收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下午緊接著舉行新春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召開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
今年佛山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主會場選擇在順德區賽威工業減速機(佛山)有限公司華南制造基地項目(一期),這是個有助于佛山解決減速器等“卡脖子”技術的戰新產業項目,在此按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加速鍵”,充分體現了佛山對科技型優質項目的重視。
回到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現場,精心安排的項目簽約、頒牌獎勵、交流發言、公益慈善等議程,每一項都緊扣主題,不僅分量重,而且意涵深,目的是乘著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春風,擊鼓催征,靠創新進、靠創新強、靠創新勝,與企業、科研人員同奮斗,拼出一個不斷向上向前的現代化佛山。
穿梭奔忙,播種希望,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就是要讓生活更加美好,讓祖國更加強大。新的一年,新的征程,新的挑戰,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佛山如何加速奔跑?開年的這場大會透露出了哪些重要信息?
2月18日,佛山市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一批代表性項目現場簽約。
謀創新 推進產業與科技融合聚變
生產力是一切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推進現代化建設最重要的是發展高度發達的生產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
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發展。歷史的經驗啟示我們,誰能在創新上先行一步,誰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今年的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聚焦產業與科技互促雙強等話題。如果說去年是全面吹響了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今年可以說是進一步聚焦了高質量發展要啃下的“硬骨頭”。
作為制造業大市,佛山傳統產業塊頭大,新興產業尚未成長為支柱力量,科技創新能力滯后于產業發展,產業形態需要進一步優化。可以說,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強產業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佛山的感受更深刻、責任更重大、行動更迫切。
從體量看,佛山規上工業總產值超3萬億元,已經晉級中國工業第四城,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部分省的規模還大。如何高質量躍升4萬億元,既受到外界廣泛關注,也是佛山自身要回答好的重要命題。
在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市委書記鄭軻作視頻發言表示,佛山制造業當家的下一個目標,是到2030年規上工業總產值,由現在的3萬億元躍升到4萬億元。同時,他指出,實現這一目標,不能做“3+1=4”的簡單加法,必須走產業與科技融合聚變的發展之路。
一方面佛山追求的4萬億元,不是搞簡單數量累積,而是要追求高質量、可持續的4萬億元。另外一方面,產業與科技絕不能“兩張皮”,而是要實現“1+1>2”的效果。
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推進制造業當家,佛山要加快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做到質量與數量協同并進,把制造業提升為現代化版。
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要勇立時代潮頭,達到新的發展高度,關鍵要靠科技創新、靠產業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強化產業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今年推進產業與科技融合聚變的三大工作重點也已明晰。
重在產業轉型,沿著裝備制造、泛家居等產業鏈條,堅持技術改造、數字化改造、村級工業園改造、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改革、企業股份制改革等“五改”聯動,不斷提高傳統制造業的含新量、含綠量、含金量。
重在動能轉換,把發展動力轉換到科技創新上來,用高端技術、先進裝備、綠色工藝、創意設計賦能大眾化產品,推動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新型儲能、綠色氫能、顯示裝備、節能環保、碳碳材料、醫藥健康等產業結群聚集。
重在成果轉化,探索建立專業化、市場化的技術交易平臺,打造一批連接科研與產業、具有行業影響力的中試平臺,為創新型、初創期企業提供生產環節服務,推進減速器、伺服電機等核心技術產業化,裂變一批專精特新企業。
這一系列重點舉措,就是要緊緊把握高質量發展的大趨勢,在變中求進,在變中突破,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把創新落實到企業上、產業上、發展上,建設一個靠創新進、靠創新強、靠創新勝的現代化佛山。
挑大梁 統籌質的提升和量的增長
高質量發展,是質與量在發展進程中的統一。
佛山是GDP超萬億元城市,規上工業總產值超3萬億元城市,經濟體量較大,肩上的擔子不輕,在高質量發展上要奮勇爭先。
在今年初召開的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市委書記鄭軻指出,對照“走在前列”總目標,佛山特別要注意防止“中上”甚至“中游”的小家子氣。
取乎其中,得乎其下。提出這樣的要求,就是要讓全市上下更加清醒:在爬坡越坎、向上攀高的過程中,佛山決不能小富即安、小進則滿。
堅持用“走在前列”統領一切工作,聚焦經濟建設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首先要確保量的增長。從當前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GDP來看,佛山GDP要向2萬億元邁進,要挑起大梁,年度GDP增長就要努力跑贏全國、全省大盤。
在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佛山亮出今年GDP增長目標為5.5%,高于全省0.5個百分點。在省內,這一增長目標與深圳一致(5.5%),高于廣州(不低于5%)、東莞(5%)。從省外來看,大多數城市目標在5%至6%之間。
佛山立足實際,定下“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就是要拿出實干爭先的態度,以最大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為全省乃至全國發展大局貢獻佛山應有力量。
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更要努力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在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佛山亮出的2024年GDP增長目標數據之后,還有多項高質量發展指標: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要達到3.4%,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2.5%,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率達到65%,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到1.1萬家……
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和經濟運行的諸多困難挑戰,佛山定下這些增長目標,信心和底氣何在?
從產業基礎看,去年佛山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萬億元,位居全國第四;工業投資1509億元、增長31.8%,在高基數上創了歷史新高;工業技改投資892億元、增長33.7%,投資額居全省第一。這些都體現了佛山工業強勁的實力、向好的勢頭。
從市場活力看,去年佛山新登記市場主體40.3萬戶、增長23.9%;出讓工業用地1.68萬畝,連續兩年位列全省第一。說明企業投資佛山意愿較強,反映出市場的信心、經濟的活力。
從創新驅動看,去年高新技術企業新增1600家、總數突破1萬家,總量晉升到全省第三位,涌現出一批原創性技術創新成果。
從協調發展看,“百千萬工程”帶來觀念的變化、人心的變化、機制的變化、產業的變化、城鄉的變化,發展更加安全、更加均衡。
從系列“硬核”數據不難看出,佛山經濟的基本盤仍然十分穩固,有穩的堅實基礎,有進的充沛力量,高質量發展有光明的前景。
聚合力 凝聚全社會各方力量
推動高質量發展,力量來自哪里?
從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參會主體和議程來看,主角是企業家、科技工作者、工匠、基層工作人員等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力量。這與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的視人才為珍寶、與企業同奮斗的要求貫通一致。
“百千萬工程”是廣東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當前,佛山正以頭號力度,全面實施“十大行動”,全力推進“百千萬工程”,創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示范市。
對頭號工程,怎么重視都不為過。會議現場發布了佛山市2023年度“百千萬工程”十大典型項目案例,為2023年“百千萬工程”工作先進鎮街、工作先進村居授牌。
佛山此舉意圖很明顯,就是表明不能“干與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壞都一樣”,就是要通過獎勵先進、樹立典型,激勵全市上下創先爭優、擔當作為。
會議現場,“綠美佛山1人1天1元”慈善基金也宣告成立。關杰初、吳綺蘭伉儷為“綠美佛山1人1天1元”慈善基金捐贈100萬元,是基金接受的第一筆捐贈款項。發起該基金,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要通過這個平臺進一步聯動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資源,發動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綠美佛山建設,凝聚推進“百千萬工程”的強大合力。
同日,還有一批企業和企業家,以及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代表獲獎,包括佛山市科技領軍企業100強、佛山·大城工匠、佛山十大卓越工程師,佛山市政府質量獎獲獎企業,充分彰顯了市委、市政府對企業家和人才的重視。
佛山是制造業大市、民營經濟大市。在2023年“廣東省民營企業100強”中,佛山共計17家企業上榜,位列全省地級市第一。取得這樣的成績,廣大企業家和人才功不可沒。
一直以來,尊商敬才是佛山鮮明的底色、深厚的底蘊,已經融進了佛山人的血液,刻進了佛山人的基因。也正因如此,越來越多人才來佛山創新創業、扎根發展。目前,佛山全市人才總量超236萬人。
一大批高技能人才,成為推動佛山產業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廣東美的廚房電器制造有限公司創新中心主任唐相偉牽頭攻關的多項技術成功產業化,支撐美的微波品類每年超100億元營收、實現國內市場及海外市場份額均行業第一;廣東精銦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平平帶領企業首次實現海洋石油鉆井平臺“三件套”國產化,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佛山林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成功研發出ACF人工軟骨仿生吸能材料,在破解材料領域“卡脖子”難題取得重大突破,技術水平世界領先……
佛山將繼續強化“以產業聚人才”優勢,打通科技體系與產業體系的人才交流通道,充分釋放人才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為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撐。
眾人拾柴火焰高,結伴同行走更遠。在高質量發展征途上,佛山同行者眾。當解決好了“干部干、群眾看”“有人干、有人看”的問題,當佛山政企同心、攜手并進,就能跨越千難萬險,取得高質量發展的節節勝利。
重實干 拼出高質量發展新氣象
時間不等人,機遇不等人,發展不等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就抓緊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快建設才能快發展。今年1月以來,佛山各區已經舉行多次投資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以競標爭先、賽龍奪錦的決心全力沖刺,實現重點項目建設“開門紅”。
龍年首個工作日的佛山市2024年新春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現場123個項目集中開工,投資額達985億元。
含新量高是佛山新簽約開工項目的一大特點。就拿落地順德區的德國SEW華南制造基地項目來說,該項目滾動累計總投資將超過100億元。項目建成后,將深度賦能佛山機器人、汽車、自動化設備制造企業,吸引和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
在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現場,美陶灣·MAX科技園項目等6個新興產業投資項目簽約,總投資額約90億元。這些項目落地佛山建設后,將形成佛山新的經濟增長點。
未來佛山的發展,正是需要更多這樣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的戰新產業項目。
佛山春來早,人勤萬象新。佛山將干字當頭、實字托底,全市上下振奮精神加油干,團結一心加油干,攻堅克難加油干,腳踏實地加油干,讓春天播下的種子結出高質量發展的累累碩果。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劉偉、阮鳳娟
圖/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周春、王澍、毛蕾
(編輯:歐肖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