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統計局三水調查隊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三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655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864元,增長5.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萬元,增長6.5%。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32:1,差距持續縮小。
城鄉居民收入比是衡量區域協調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2023年,作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浙江省,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86:1。而在三水,這個數字是1.32:1,背后離不開三水落實“百千萬工程”、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持續努力?! ?/p>
改革賦能鼓起農村居民錢袋子
三水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建立在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步快速增長的前提上。其中,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一舉突破4萬元大關。
如何鼓起農村居民錢袋子?通過改革賦能,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推動鄉村持續全面振興,是三水找準的發力點。
作為全市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改革的起始地,三水堅持深化改革,讓“閑資產”變“活資本”。去年,三水全面摸清農村發展“家底”,完成超3.7萬宗資產、2.4萬份合同的確認和備案,盤盈農村集體資產超2900宗,集體資產增加超2億元。
沉睡的資產不僅歸隊,還被喚醒、激活。三水創新實施“線下整備、網上交易、分期交地”的土地集約模式,去年累計集約流轉農地超萬畝,吸引一批全國性行業龍頭企業落戶。
在白坭鎮富景社區,中灶村和下灶村的400多畝連片土地,2023年被水產行業龍頭競得,第一年的租金為113萬元,較2022年增加近五成。隨著村集體經濟收入壯大,中灶村迎來近10年來全村分紅最多的一年。
類似的案例不在少數,三水越來越多村民嘗到改革帶來的甜頭。三水區農業農村局數據顯示,2023年,三水累計完成資產網上競投超3300宗、平均溢價率約30%,促進集體增收近5000萬元。
過去一年,三水還積極謀劃農村集體經濟市場化發展,制定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五年行動實施方案,推動一批試點村(社區)因地制宜打開新的發展空間?!?/p>
三級聯動村興鎮強產業旺
村是落實“百千萬工程”的最小單元。富民強村的一項項舉措,是三水聚力推動“百千萬工程”出新出彩的縮影。
去年以來,三水錨定爭創全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示范區這一目標,高規格組建指揮部,高標準建立區鎮村三級聯動機制,在推動鎮域經濟躍升、城鎮建設、鄉村振興等方面持續發力,奮力開創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
搶抓佛山北向戰略機遇,三水將佛北戰新產業園建設作為重要抓手,全面激活土地開發強度低、連片產業空間大的后發優勢,通過規劃建設3.0新型園區,集聚戰新產業。2023年全年招商引資總額突破800億元,其中戰新產業投資額占比78%。
鎮街是聯系城鄉發展的核心紐帶。去年,三水各鎮街你追我趕,競標爭先,取得喜人的發展成果。其中,蘆苞、大塘兩鎮GDP突破百億元,樂平鎮入選全國百強鎮,白坭鎮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鎮。三水各鎮街呈現更高質量協調發展之勢。
在村的層面,三水同樣收獲頗豐。江根村、石湖洲村等10個村(社區)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江根村獲評省級休閑農業與農村旅游示范村。
今年,三水將繼續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著力強化鎮街聯城帶村的重要節點功能,激活“鎮”能量,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邁上新臺階。落實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五年行動,推動有條件的村居向億元村邁進,積極構建村興鎮強發展格局。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何艷純
(編輯:杜思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