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試,一個普通人陌生的詞,今年卻有很高的存在感。
推進“中試驗證平臺建設”今年首次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實施意見》;15個萬億城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不約而同提及中試。
中試究竟是什么?從中央到地方,為何密切關注中試?對于佛山這樣的制造業大市而言,發展中試產業有何重要意義?
根據《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實施意見》作出的定義,中試是把處在試制階段的新產品轉化到生產過程的過渡性試驗,是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關鍵環節,是制造業創新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和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
如今,各類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誰能將知識變現,誰就能獲得新的發展動能、找到新的增長點。這,對于一個企業是如此,對于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也是如此。

省科學院精密儀器中試驗證平臺佛山總部基地內,工作人員在作業。今年3月,該基地正式啟動運營。/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倪玉潔 通訊員向良攝
佛山制造與中試產業注定要雙向奔赴
“努力把佛山打造成為小試中試的天堂”“布局五大中試、十大轉化平臺”“大力發展中試產業,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走向大市場”……
今年以來,佛山高度重視中試,在“新春第一會”上,就對中試產業發展做出了謀劃。當前,佛山有關部門正在緊鑼密鼓研究制定專門引導、支持中試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佛山重視中試,是必然。
作為一個制造強市,佛山正在大力推動產業與科技融合聚變,一方面進一步實現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戰新產業,以此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無論是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還是戰新產業發展,科技成果、創新成果向制造業領域的轉化、產業化都是關鍵性問題。具體到制造業企業,既要在工藝上精細化、效率上精益化,也要在產品上迭代升級、打法上推陳出新,努力開拓新藍海。
北京大學教授周其仁,深入調研佛山企業后,給出一個錦囊:從“看到了造”轉向“想到了造”。前者是根據現有的產品,模仿著來,有成熟的先例;后者是根據用戶需要,摸索著來,只能靠自己探索。
探索難免失敗,而中試,就是一個讓失敗可控、成本可控的平臺。經由中試,創新不必是孤注一擲,而能夠快速迭代、穩步前行。創新是勇敢者的游戲,中試讓更多人成為勇敢者。
今天的佛山,需要更多在各自領域不斷深耕的勇敢者。
堅持制造業當家的佛山,下一個目標是到2030年,規上工業總產值由3萬億元躍升至4萬億元。要完成這個目標,必須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必須實現產業與科技融合聚變。
佛山需要更多更好的中試平臺,助力佛山制造不斷迭代更新,實現質的有效提升。中試產業在佛山也有肥沃的土壤,規模龐大、基礎雄厚的制造業集群,都是中試產業廣闊的市場。
中試對佛山而言意義重大。發展中試產業,本身就是在謀求新的增長點;而中試產業的發展,又會對制造業轉型升級、戰新產業培育發展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帶來新的發展動能。
佛山制造與中試產業,注定要發生一場雙向奔赴。
萬億城市紛紛布局中試產業
一家深圳智能投影企業,在成都完成中試后,發現成本相較在深圳更低,于是決定在成都注冊子公司,將其在成都中試的產品就近投向市場。
能從電子行業產業鏈高度集聚的深圳虎口奪食,成都不簡單、不容易,靠的是在中試賽道上久久為功的發力。
連續3年將中試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如今更喊出要打造西部中試中心,發布科技成果轉化白皮書……把科技成果轉化作為科技創新工作“一號工程”的成都,已涌現出不少跑通了項目的中試平臺。
一家初創不過三四年的中試平臺,已完成10余項成果轉化,成功孵化企業6家,其中院士公司2家、海外專家公司1家、規上企業5家;一家推動了300個新產品走向產業化的中試平臺,甚至能夠引得外地企業為了就近中試,將供應鏈搬往成都配套。
萬億城市,發力中試的遠不止成都。北京利用自身豐富的科教資源,將中試引入高校;無錫設立產業投資基金,鼓勵企業落地中試產線……深圳、武漢、長沙先后出臺關于支持中試的資助政策、管理辦法;廣州、西安、蘇州、東莞等萬億城市,也對中試各有布局。
重點或有側重、方向不盡相同,但在萬億城市中,你追我趕拼中試的氛圍,已經形成。
佛山致力建設開放式中試基地
佛山從政策上給予中試產業有力支持。龍年伊始,佛山就在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提出,強化平臺建設、設備購進、服務補貼、貸款貼息等政策扶持。
“給政策”的同時,佛山還為中試發展給出了路徑:建設開放式中試基地。
目前,獨立擁有中試能力的主要是一些大企業。對于廣大的中小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而言,從頭開始打造中試能力的成本太高,只能尋求開放、公共的中試平臺借雞生蛋。
建設開放式中試基地,是佛山發力中試的清晰路徑。發展中試,不僅僅是著眼于中試這一個產業、一個增長點,而且希望以中試產業的發展,帶動更多產業的創新,起到以點帶面的效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武漢成立了成果轉化中試平臺聯盟,推動資源的整合共享和信息交流,促進供需對接,這種方式值得學習。成都依靠發達的中試服務吸引外地企業的故事,啟示我們發展中試不僅僅是產業的事,還與招商引資、強鏈補鏈有關,在“給錢”“給政策”的基礎上,還可以“給地位”,將中試作為各項工作的有力抓手來推進。
拼中試,是場曠日持久的長跑,取長補短,借鑒學習其他城市成功的經驗,不但有效,而且必要。
近日,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中試制造基地在北滘工業園揭牌,這是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布局建設的首個精準定位解決成果量產難題的專業化載體;在祖廟街道,全國首家市場化運作的醫工融合概念驗證中心,已經實現十多個項目成果合作,并促成400萬元的天使投資意向……
當前,佛山布局中試產業已初見端倪,但要實現“努力把佛山打造成為小試中試的天堂”的理想目標,仍需在“闖與創”上解放思想、不斷學習、持續發力。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見習記者陳伯青
(編輯:歐肖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