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聞網訊 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倪玉潔攝影報道:“你們的機床主要用于哪些領域?”“為什么能出口到以精密制造著稱的歐洲?”……5月16日下午,中宣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佛山)第二站來到廣東原點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原點智能”),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14家央媒以及多家省媒的記者紛紛聚焦企業在專、精、特、新領域的亮點。
原點智能車間內,工作人員正在現場作業。
作為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原點智能深耕高檔數控系統和高端激光數控機床領域8年,目前已經突破行業內多項技術難題且為國內首創,成功實現進口替代,成為航天航空、汽車、3C等領域知名院企優秀合作商。
走進原點智能的車間,映入眼簾的是十余臺精密激光數控機床,它們有的正在組裝,有的已整裝待發準備發送客戶。其中,一臺長4米、高3米多的龐然大物引起調研記者的關注。
原點智能副總經理劉志峰介紹,這個名為L100V五軸激光加工機床的紋理激光加工機床,是由原點智能自主研發,具有飛秒激光精細的加工能力,配合高精度振鏡可實現自由曲面上的精密刻蝕加工,實現微米甚至亞微米級別精度的加工,可用于手機殼、汽車模具、奢侈品表面微觀造型等紋理加工。
“我們公司的定位是國產替代,比如以前國外的設備要五六百萬一臺,我們的產品只是它們一半或三分之二的價格,就能實現它們的功能,甚至超過了客戶的預期。”劉志峰介紹,原點智能是以科技領先驅動設備的國產替代而非價格戰,“我們的設備在刀具、鉆石、紋理加工等上已經達到國內引領地位,機床的國產化率達到95%。”
事實證明,真正好的產品一定會得到市場和投資者的認可。近三年,原點智能實現營收年年翻番,其中2023年營業收入1.2億元,實現逆勢增長。自2015年成立至今公司已累計融資超3億元。2023年起,原點智能還走出國門,產品出口到歐洲等地,今年的出口訂單總額預計達到四五千萬元。
劉志峰介紹,原點智能去年定下了新的目標:三年贏三倍,今年的產值預計達到3億元。制定這樣的目標,原點智能有著充足的底氣。今年6月,該公司投資5億元建設的亞洲最大高端激光數控機床生產及研發基地就將竣工,計劃于7月投入使用,完全達產后的年產值預計在15億元~20億元之間。
原點智能只是泛五金產業集聚的丹灶鎮守正創新的一個縮影。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村民“洗腳上田”興辦起各類小五金制品廠,到如今被譽為“中國日用五金之都”,丹灶鎮現已聚集了近8000家泛五金企業,產值接近300億元。
“但目前這些泛五金企業中的頭部企業并不多,丹灶鎮希望能夠樹立一些標桿典型。”丹灶鎮副鎮長李終勝說,政府將在要素保障上,為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支撐,“比如原點智能創業之初是一個人才團隊,我們給予其扶持資金、場地補貼等,后來幫助企業鏈接資本市場資源,再到最近的土地要素保障。”
在傳統產業不斷精進的同時,丹灶鎮還瞄準精密裝備制造和氫能產業,大力培育新興產業。李終勝介紹,作為南海“中國氫能產業之都”的核心區,丹灶鎮已經聚集了近100家氫能企業,尤其是圍繞燃料電池的核心部件等產業鏈條齊全,接下來要培育更多的應用場景,推動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編輯:關靄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