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国产一区_亚洲成人www_国产高清视频一区_精品区一区二区

佛山6家科研機構和企業代表介紹先行探索經驗

2024-06-17 07:50 來源:佛山日報

6月14日,在全市中試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6家科研機構和企業代表介紹中試平臺建設使用經驗,分享發展中試產業、推動產業與科技融合聚變、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先行探索經驗。

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醫工融合概念驗證中心成果展示區。/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黃軼彤 通訊員鄧志、 陳偉芳攝

  季華實驗室

  構建國產裝備研發演兵場

  季華實驗室作為佛山首批中試平臺之一,以打造先進制造科學與技術領域國內一流、國際高端的戰略科技創新平臺為目標,重點聚焦新型顯示裝備、半導體技術與裝備、高端數控機床以及佛山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主要方向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重大裝備研制。

  季華實驗室副主任宋志義表示,季華實驗室在夯實平臺能力的同時,不斷提煉先進制造的系統性需求,規劃建設中試平臺和概念驗證平臺,進一步強化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導向。以顯示裝備研發為例,為解決過去缺乏驗證環節,導致下游面板企業不敢用國產裝備的突出問題,季華實驗室將整合國內上下游龍頭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創新資源,建設印刷式OLED顯示裝備中試平臺,打造以整線帶動整機,整機帶動零部件及材料工藝的中試線路徑。

  “季華實驗室始終堅信先進制造是典型的應用科學與技術,要推動產業進步,不能僅靠在實驗室里發文章、做樣品,而要將新技術、新成果集成到裝備上,進而必須應用到產業中。”宋志義說,中試平臺將建設具有實現產品化能力的國產化顯示制造裝備應用驗證線,作為國產裝備研發的演兵場,解決過去國產裝備研發缺乏驗證環節而導致下游用戶企業不敢用的突出問題。中試平臺將建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6印刷式OLED驗證線,將吸引泛半導體裝備及零部件企業落地,助力佛山產業升級、人才集聚,促進佛山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正式運營后,中試平臺將開展國產化印刷OLED關鍵裝備、關鍵材料、關鍵技術及裝備零部件的試驗驗證,快速推進關鍵裝備國產化,最終提供優質的顯示制造裝備及其零部件產品,并力求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進而推動關鍵裝備及零部件在顯示制造裝備產業鏈中的國產化應用,打造集成服務、標準輸出、測試驗證的創新研發平臺。

  接下來,季華實驗室將攜手各方加快印刷式OLED顯示裝備中試平臺的建設進度,力爭進入國家及省級中試平臺的政策支持范圍。季華實驗室將同時加強與本土企業的對接合作,發揮好先進制造材料概念驗證中心以及公共平臺的服務支撐作用,為佛山中試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漢騰生物

  鍛造國際化大分子生物醫藥中試平臺

  佛山漢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成立,目前已成長為一家國際化運營的生物藥CDMSO公司。“我們堅守國際最高標準,已打造覆蓋從早期發現到商業化、從科學家到患者的全鏈條服務平臺。”佛山漢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沈瀟介紹,漢騰生物已在佛山、廣州、上海以及德國、瑞士等地建立了研究開發、生產運營和臨床供應基地。

  “注重研發投入、提升自主研發能力是漢騰生物多年來堅持的目標。”沈瀟說,漢騰生物在工程細胞培養和開發、大分子分析方法及抗體藥物制劑工藝開發、中試及商業化生產服務能力方面均跨入國際先進水平之列,部分技術居于全球一流水平。憑借技術創新能力和商業化生產的制造實力,漢騰生物可以為國內外客戶提供生物大分子藥物從發現到藥品商業化生產端到端的全流程技術支撐。

  今年3月21日,漢騰生物舉辦了“漢騰生物佛山昆侖商業化生產基地新啟航”慶典。面積12000平方米的佛山昆侖商業化基地,在商業化產能、技術平臺、信息化系統以及服務范圍四大核心領域實現了全面升級。沈瀟介紹,公司目前擁有符合中、美、歐GMP標準的12+4條獨立生產線,可生產單抗、雙抗、重組蛋白、融合蛋白、疫苗等生物藥,并提供原液及制劑灌裝(西林瓶、預充針、鼻噴制劑)等生產服務。

  “隨著一系列支持生物醫藥高質量發展政策的出臺,佛山生物醫藥產業正迎來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這更加堅定了我們不斷探索前沿科技、推動技術突破與應用的決心。”沈瀟說,漢騰生物將憑借自身國際領先的工程細胞培養和開發、大分子分析方法開發平臺及制劑工藝開發、質量檢測方法開發和中試生產能力,推動生物醫藥科研成果轉化,為佛山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廣東中科半導體微納制造技術研究院

  兩大公共平臺促進佛山半導體產業集聚

  半導體產業培育周期長、產品迭代快、制造產線前期投入大、硬件配套設施要求嚴苛,中小企業難以入局。針對行業痛點,廣東中科半導體微納制造技術研究院聚焦半導體芯片制造核心環節,通過建設半導體中試加工公共服務平臺助力行業發展。

  “目前研究院已打造半導體微納加工、半導體材料外延兩大公共服務中試平臺。”廣東中科半導體微納制造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王輝介紹,半導體微納加工平臺針對氮化鎵光電子器件、功率器件等多種半導體分立器件開展芯片加工中試流片服務,設計產能為每月8英寸5000片;半導體材料外延平臺提供材料外延生長定制化服務及測試服務,設計產能為每月4英寸4000片。

  王輝說,目前研究院已對標半導體標準代工線,建設了2.3萬平方米專業化百級、千級半導體潔凈實驗室,半導體芯片制造必需的硬件支撐條件一應俱全。研究院還建立了一支扎根佛山,具備工藝、設備、廠務全方位支撐能力的100余人工程化技術團隊,并積極推動“科教融合”人才培養工作,與多所高校聯合開展實習培訓工作。針對初創企業加工需求的多樣性,研究院中試平臺以8英寸晶圓線為主,同時兼容2、4、6英寸晶圓加工,同時與客戶合作共建產線,降低企業自建產線投入,加速項目落地。

  “研究院堅持服務與招商并舉,助力佛山半導體產業集聚。”王輝說,建院至今,研究院共引進市、區各級科技創新人才團隊產業化項目12項,項目獲批競爭性財政經費支持超1億元;累計孵化引進半導體產業上下游科技型企業40余家,企業估值超30億元。“中試平臺+聯合研發+專業基金+專業載體+品牌活動”的半導體產業生態正在形成。

  根據計劃,未來三年研究院將服務科研院所、企業客戶超200家,對外服務金額超1.5億元,引進、孵化企業超70家,立項省市區各級人才團隊超20項,企業年產值突破4億元,進一步促進佛山半導體產業集聚,打造佛山半導體產業名片。

  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

  創立全市首個概念驗證中心

  作為全市首個概念驗證中心,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概念驗證中心2023年9月成立以來,得到市場高度認可,目前已進行微流控芯片優生優育項目、動態血糖儀項目、脂蛋白掃描儀等十多個項目的概念驗證。中心與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佛山市中醫院、廣州醫科大學、汕頭大學等開展合作,服務教師及醫生的科技成果概念驗證和工程化,促成400萬元天使投資,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扶上馬再送一程”,助力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成功踏出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初一步。

  大會上,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主任李家玉做了相關經驗介紹。“科技創新成果經過概念驗證和中試的產業化成功率可達80%,而未經過概念驗證和中試的產業化成功率只有30%。”李家玉說,建設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平臺,能夠有效促進科技成果在地方轉化并實現產業化,快速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

  概念驗證中心組建了四個核心團隊提供全流程服務,全職引進具有大型企業研發經驗的產品經理、工業設計師、結構工程師、控制工程師等團隊,為科技成果提供專利遴選和價值評估服務、原型樣機設計開發(包含外觀設計、結構設計、硬件設計和嵌入式軟件設計等多學科交叉服務)、產品二次市場化開發、商業模式與技術路線優化及改進、場景驗證等服務。

  概念驗證中心組建了專利布局、醫療器械注冊認證、投融資服務團隊,為科技成果提供知識產權布局、醫療器械產品注冊、投融資服務,加快驗證成果的商業化進程。中心利用現有全職技術經理人團隊,為已驗證的科技成果提供技術經紀、成果轉化、供應鏈和市場資源匹配、孵化培育服務,完成驗證成果的就地轉化。

  “中心聯合企業共建針對概念驗證成果的醫療器械生產基地,專門為已驗證的科技成果提供測試和生產服務,加快科技成果工程化和產業化進程。”李家玉說,作為全國首個市場化運營的醫工融合概念驗證中心,中心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開展市場化運營。中心通過與企業進行深入調研、參加醫療器械展銷會和學術交流活動等方式,滿足企業的定制化需求,積極尋求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機構、投資機構等建立合作關系,形成企業訂單。

  李家玉介紹,接下來將繼續復制醫工融合概念驗證中心的成功經驗,結合佛山重點產業,積極探索多方合作形式,設立新材料、半導體芯片、醫美等方向的概念驗證中心,全力促進優秀科研成果產業化、市場化、產品化,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為佛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基恩賽斯

  建設疫苗中試基地快速實現產業化  

  “我們非常有信心在佛山建設好疫苗新藥中試基地,并依托基地推動自主研發的疫苗新藥盡快實現產業化。”基恩賽斯(廣東)生物醫學研究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夏平對中試基地在佛山的發展充滿信心。

  2023年,生物醫學與疫苗新藥研究院在佛山成立,宗旨是聚焦消化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領域,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生物醫學研發機構和疫苗新藥產業化平臺。為促進科研成果產業化,研究院成立基恩賽斯(廣東)生物醫學研究有限公司。

  研究院組織架構主要包括疫苗新藥(中國)研發集群和廣東疫苗新藥中試基地兩大部分,其中中試基地主要落地佛山,具備疫苗新藥生產工藝開發與優化、質量標準建立與評估、批次生產檢測與驗證的三大職能,為管線研發、臨床試驗和產品上市提供重要支撐。

  “佛山產業支撐載體豐富,擁有科薈、云天等現代化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目前已建成運營,配套成熟。”夏平說,佛山目前正在大力發展云東海醫藥健康產業園,產業化載體豐富,制造業集群化規模化特色明顯。佛山制造業幾乎涵蓋各行各業,傳統優勢產業基礎雄厚,醫藥健康、新材料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可助力企業將研究院的科研成果快速實現產業化。此外,佛山市、區各級政府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政策,為企業進行成果產業化提供了巨大扶持。  

  云山動力

  借力中試平臺初創企業加速新產品落地

  “我們于2023年開始創業,專注于做4680大圓柱全極耳動力電池。”云山動力董事長袁定凱在大會上分享說,這種電池具備超快充、全溫域、高安全、低成本、標準化五大優勢,是下一代動力電池的主要方向。

  在企業創立之初,云山動力雖然自籌資金建立了電池試制線,但受制于資金和實驗條件,云山動力一直在尋找委外電池測試資源。“經朋友推薦,我們對接上了有研集團廣東研究院。”袁定凱介紹,有研集團廣東研究院,作為佛山的科技服務平臺,非常支持云山動力的工作,并當場表示有研廣東院就是為中試而生,可以為云山動力提供測試服務,雙方一拍即合。

  “2023年是市場高速變化的一年,也是電池成本極‘卷’的一年。”袁定凱說,面臨成本的競爭壓力,云山科技希望推進鈉電的技術方向,而有研廣東院的層狀氧化物的鈉電材料在行業內已小有名氣。于是雙方達成戰略合作意愿,通過鈉電項目合作,云山動力快速儲備了低成本鈉電技術,為未來市場競爭占據了先機。

  袁定凱說,云山動力未來計劃量產干法電極,研究固態電池,在此方向上,將繼續與有研廣東院進行深度合作,有研廣東院將發揮技術中試孵化的優勢,云山動力將發揮量產制造與市場應用的優勢。

  “佛山市前瞻布局建設有研廣東院等重大科研平臺,為我們初創企業節約了資金,提供了科技公共服務,助力我們在成立15個月的時間,就已完成天使輪及Pre-A輪的近億元融資,為后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袁定凱表示,佛山市創建的各類中試平臺通過提供公共資源,規避了初創型企業的重資產投入。希望佛山能夠布局建設更多中試平臺,助力初創企業在佛山發展壯大。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張喆、林俊鵬

(編輯:梁智鵬)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