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国产一区_亚洲成人www_国产高清视频一区_精品区一区二区

江心島何以撬動文旅大市場?

2024-07-18 08:09 來源:佛山日報

“南海的龍舟文化真有意思。”“劃龍舟太有趣了……”暑假伊始,南海里水賢魯島的納德利龍舟文化基地充滿歡聲笑語。上周,來自佛山一繪畫機構的16名萌娃在此體驗龍舟點睛、龍舟DIY、劃行教學、龍舟比賽。

賢魯島是廣佛交界為數不多的江心島。南海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因多江匯流沖積而形成了賢魯島、海壽島、平沙島等20個江心島。它們宛若一塊塊鑲嵌在水中央的綠寶石。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喜歡探尋小地方之美,小城、小鎮、小景點在文旅市場的份額正在加重。江心島以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文化肌理,形成了原生態島居慢生活,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文旅發展路徑。

航拍海壽島。/通訊員梁平攝

在鄉村江島游 邂逅詩和遠方

自2022年第一屆廣東南海大地藝術節開啟以來,平沙島作為八大藝術分區之一,成為遠近聞名的藝術島,人們紛紛慕名而來。“全島空氣清新,景色宜人,是文藝家夢寐以求的世外桃源。”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何次聯贊嘆道。

平沙島是珠三角最大的江心島。記者從佛山市自然資源局南海分局獲悉,南海共有20個江心島,數量占全市的42%,面積占54%,其中大多數無人居住。前些年,南海區因地制宜制定“一島一策”實施方案,開展生態修復、環境治理和監測評估工作,逐步將江心島建設成為生態平衡、環境優美、物種多樣的生態島,或景觀豐富、特色鮮明、管理有序的城市綠洲。

近年來,生態修復工作和建設先行示范島的實施,為推動江心島文旅發展奠定了生態基礎。

從空中俯瞰,白坭水道、流溪河、西南涌環島而流,向南匯入珠江,塑造了賢魯島的獨特肌理。隨著環島11.8公里綠道、三大主題花海建成,騎行驛站、鄉村風物館、水文化館、納德利龍舟文化基地等精品業態的推出,賢魯島之旅從簡單的“農家樂”轉變為真正的“鄉村游”。“我住在廣州白云金沙街道,開車來到這里只需30分鐘。”前來游玩的廣州市民何先生說。

這是南海江心島發展的縮影。隨著國內旅游市場的日益繁榮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升級,近年來,特色化、個性化的旅游體驗成為市場新寵。

記者盤點南海知名度較高的幾個江心島,發現它們的發展方向既有一致之處,也各有側重、各具特色。

一致的是,這些江心島均有提供“民宿+營地”特色服務。其中,賢魯島是精品露營聚集區,目前引入露營地超10個,包括野望川露營地、霧時之森露營地、陌苑美宿度假營地等。去年,平沙島迎來了首家精品民宿——晟舍民宿。

除了發展“民宿+營地”,南海江心島還依據資源稟賦,尋找自身的發展路徑。譬如,九江將海壽島旅游與生態農業、文化交流、美食民宿等相關產品進行深度融合,打造“詩意海壽”文旅品牌,建設集生態旅游、文化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態休閑島。平沙島則抓住“藝術+”機遇,啟動“西江之舟·藝術平沙”品牌創建,打造深度多元的鄉村江島旅游。

如今,環島騎行、露營、住民宿、摘鮮果、嘗河鮮、騎馬、吹江風……市民朋友不用長途跋涉,在南海就能感受原生態的小島生活。

以文旅發展 賦能鄉村振興

江心島文旅產業的興起,打響了名氣,帶來了人氣,吸引了青年回鄉、資本下鄉,為推動“百千萬工程”迸發出更澎湃的力量。

“衡量鄉村振興成功與否的核心標準有兩個,一是村里的年輕人愿不愿意、有沒有回來創業,二是有沒有外地客來觀光投資。”在7月初舉行的南海區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暨共富“億+1”行動計劃啟動儀式上,南海區委書記顧耀輝道出了鄉村振興的成功標準。

縱觀南海這些江心島,都在不同程度上做到吸引青年回鄉、資本下鄉,讓“流量”成功變“留量”,讓鄉村經濟產生“聚變”。

比如,恩山·海壽方舟民宿是海壽島內首家規模性民宿,首期于2021年國慶假期首次開門迎客,其二期項目——方舟營地也在一年后開放。佛山心海方舟民宿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志揚介紹,方舟民宿、營地經營狀況良好,今年端午假期首日入住率達到100%,房間供不應求。“我們看好海壽島的發展前景,接下來準備將方舟果茶店地塊接近600平方米的果園改造成富曬湯泉的休閑場地。”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阿So是海壽島人,2021年5月回島建立回島咖啡營地,至今已在九江開設了回島喜室、回島咖啡九江雙蒸博物館店等店;廣州新市民胡小麗在賢魯島開設占地面積約10畝的多肉農場,掀起一股研學新熱潮……

賢魯島的另一重要文旅項目也取得長足發展。“今年接待國內游客較去年增長50%,原因一是政府加大對水上經濟的支持;二是適逢龍年,大家對龍舟文化的興趣更濃。”納德利龍舟文化基地副總經理陳家欣告訴記者,基地今年4~6月接待游客約5000人,承辦大小賽事約10場,更好地帶動了當地酒店業、餐飲業發展。

“發展文旅產業意義重大!”在海壽村黨委書記區發洪看來,文旅產業強大的就業吸附能力提供了多元化就業機會,閑置物業、富余瓜果資源的盤活也為集體和村民增加了收益。得益于鄉村振興成果,近年來村民紛紛回村建房居住,村里人氣越來越旺。“2018年至今,新建改建的房子超200間。”

近年來,海壽村先后投資8000多萬元,對村內的道路交通、田園風貌、生態環境進行了全面改造提升。“近年來,游客熱度、投資熱度、政策支持力度等勢頭較好,其中2022年最為突出。”區發洪介紹,目前森威網紅婚紗攝影基地、恩山·海壽方舟民宿、方舟營地、良野營地等項目已投入營運,成為島內文旅產業新增長點,讓當地人吃上了“旅游飯”。

在這些文旅新業態的帶動下,南海江心島旅游業不斷發展,反哺了鄉村發展,加快了鄉村振興的步伐。

讓人文與經濟 交融共興

南海江心島近年發展雖有所突破,但發展之路仍然很長。

在記者走訪過程中,不少受訪者提到,短途游競爭力下降,且受村內資金支撐不足、特色文化不顯等因素影響,江心島文旅發展整體呈放緩趨勢。

如何破題?當前,人文經濟正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范式。南海“新春第一會”明確要把人文經濟作為新一輪改革發展的突破口。

大力發展人文經濟無疑是破解江心島文旅發展困境的適時之舉。各江心島依托自身資源和文化底蘊,更加注重人文要素在經濟實踐中的作用,即將開展一輪輪新探索。

比如賢魯島,龍舟文化與水鄉元素相結合是其一大特色。納德利龍舟文化基地生動演繹了從生產到文旅一體化的融合,即從生產銷售龍舟、賽事承辦、文化體驗、研學旅游、競技培訓。

又如平沙島,以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第一屆大地藝術節讓“沉睡”的小島熱鬧起來,今年平沙村乘勢而上,成立平沙“藝事會”,發布平沙村“百千萬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奮力將平沙島打造成為大灣區的生態島、美術島、休閑島。

再如海壽島,乘著今年大地藝術節向九江延伸的東風,將高標準持續打造“詩意海壽”文旅品牌,以詩歌文化為底蘊,以田園風光、漁耕文化等本土文化為核心,圍繞“踏莎行·農趣樂土”“相見歡·島嶼宿集”“漁家傲·美麗漁場”“臨江仙·島上煙火”四大板塊開啟筑島計劃。

綜上所述,南海江心島文旅要出彩出圈,需要做到以人為本,以優秀文化為基底,持續擦亮地方特色,培育個性化、差異化旅游品牌,打造更多深度體驗場景,滿足新時代多元化旅游需求。

可以展望,一個個主題鮮明、碧水環繞、底蘊深厚的南海江心島,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鄉村文旅新高地,奏響經濟和文化共同繁榮的協奏曲。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黎俏婷

(編輯:歐肖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