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佛山市政協就《關于全面推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建議》提案開展辦理協商活動,并召開座談會,邀請政協委員和青少年代表一起交流探討。
該項提案是以佛山華英學校學生提交的模擬政協提案作品為線索,由市政協委員、順德容桂海尾小學校長陳翠領題并完善后成功轉化為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提案。
提案圍繞兒童友好參與共建、兒童空間設施配置、兒童特色服務挖掘等內容,提出促進社會多元共建、發展兒童友好產業等建議。
調研組一行在佛山市兒童活動中心了解建設情況。
當日,調研組一行先后來到佛山市兒童活動中心、祖廟博物館、禪城兒童友好示范街實地調研,深入了解兒童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兒童研學活動以及社會資源支持兒童友好城市基礎建設等情況。
座談會上,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甘綺霞介紹了提案的辦理情況。作為第二批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近年來,佛山以“六大友好工程”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2023年以來,利用社會資金打造兒童友好空間142個、啟動超800場“兒童友好嘉年華”主題活動、挖掘34條精選研學路線等。
與會人員圍繞“兒童友好城市建設”開展積極的互動交流,提出提升學校周邊交通設施安全性、鼓勵小區建設“兒童友好活動點”、培育青少年兒童講好佛山故事等意見建議。
市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主任劉淘表示,在市婦聯的積極努力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成果頗豐。在兒童友好城市建設進程中,要善于運用系統思維,將兒童友好理念融入各個領域,同時可借助現有配套設施與資源,開展更為精準的適兒化改造。本次活動既有政協委員的建言獻策,也有青少年的深度參與,是踐行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引導青少年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深入心靈、融入行動的生動體現。
接下來,市政協將繼續搭好提案工作有序參與平臺,拓寬有序參與渠道,鼓勵和引導社會各界參與進來,爭取把大家好的意見建議匯聚到各項提案之中,為佛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政協力量。
文圖丨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陳敏珊、呂華鋒
(編輯:杜思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