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国产一区_亚洲成人www_国产高清视频一区_精品区一区二区

佛山“國資領投”新春首戰告捷

2024-03-01 08:46 來源:南方日報

春節開工后的首周,甲辰龍年的年味尤在,佛山國資國企招商引資隊伍便帶著捷報歸來。2月29日,記者從佛山市國資委獲悉,他們已成功“咬定”了一批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領域的合作項目,為佛山國資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這是一場與“萬億國資”有關的精彩開局,意味佛山全市國有企業調整產業布局,向2025年“資產超萬億元,營收超三千億元”目標跨越的腳步不斷加快。

上述產業合作項目是如何達成的?新的一年,佛山國資國企的招商引資重點將落在何處?底層邏輯是什么?復盤佛山國企國資招商引資隊伍新春后的“首戰”行程和收獲,我們找到答案。

國資領投

合作領域多點開花

一如過去一年多來的每次跨省走訪,佛山國企國資招商引資隊伍此次的行程,依然可以用“急行軍”來形容。

2月21日出發,在當天中午飛抵上海后,短短3天的時間里,他們兵分三路,輾轉蘇州、杭州、南京、宿遷、北京多地,調研了多家企業、多個園區,并專門拜訪了杭州市國資委、佛山駐蘇州招商辦事處。緊湊的行程背后,是鼓足干勁,迅速掀起新一輪招商引資強勁攻勢的決心和行動。

這是一場有著充分準備的“出征”,通過發揮“以投促引”關鍵一招,一批擁有“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合作項目被迅速“咬定”。

“國資領投”是佛山探索資本招商路的新嘗試。在佛山,這種模式被歸納為16字:“國資引領—項目落地—股權退出—循環發展”。數據顯示,2022年8月至今,通過穩妥有序開展產業投資、并購,設立上市公司直投基金,參與企業上市倍增計劃,這座城市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已增至11家,同時,已落地項目20個,達成投資意向項目47個。

最近的一次投資并購就發生在2023年底。彼時,市屬企業佛山控股集團成功入股匯源通集團,開始了挖掘風光儲電站建設運營、綜合能源服務、大數據業務等潛力板塊協同的新探索;幾乎同一時期,同為市屬企業之一的佛山交通集團收購了廣東天諾,整合固廢資源再生產業最新技術,構建起了集研發、制造、實施為一體的交通綠色循環經濟全產業鏈。

筑牢底氣

市屬企業取得突破性發展

大膽闖、大膽拼、大膽干,用這9個字來形容佛山國資國企招商引資隊伍的闖勁、拼勁,再貼切不過。

要知道,這種緊貼全市產業發展脈搏而開展的招商引資,在2022年8月啟動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前,在佛山國資系統內是從未有過的。

區別于過去停留在為城市建設建橋修路,因為改革,如今的佛山國資國企已然轉換到了為經濟發展“修路搭橋”的新賽道上;因為改革,佛山國資國企開展了新一輪的專業化整合,告別過往聚焦傳統行業發展、專注于處理企業歷史遺留問題的工作內容,大力發展、創新發展,干部職工的思想觀念、人才配備以及業務能力不斷完善提升。

如今,聚焦“制造業當家”“百千萬工程”等重點工作,佛山正加快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打造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為主體、以產業金融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兩翼的“一體兩翼”戰略布局,全面建齊補強國有經濟服務中心工作、服務城市安全、服務民生事業、服務產業體系、服務招商引資、服務人才發展功能。

回望2023年,佛山國資國企貢獻了亮麗的成績單。

在國際經濟循環格局深度調整,國內經濟仍面臨不少困難的背景下,佛山全市國有企業攻堅克難,市屬企業的各項業績指標增長率創下了歷史最好水平,資產總額增長18.9%、營業總收入增長54.1%、凈利潤增長51.9%。截至2023年底,全市國有企業資產總額已超8600億元,較改革前增長2200多億元,營收翻了超1.5倍。

上述成效,讓佛山國資國企在新的一年有能力走得更穩,其繼續積極落實好“國資引領—項目落地—股權退出—循環發展”資本招商新模式的底氣所在。

四個“超常規”

大膽開展混改和投資

佛山是經濟大市、制造業大市,在全省大局中肩負著勇挑大梁的使命和責任。

面向未來,今天的佛山正在鞏固提升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集群,推動新型儲能、機器人、醫藥健康等產業向千億元產業集群沖刺。“探索以技術研發為突破口、以多元化場景應用為牽引的產業發展新模式,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作為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集群的重要措施,寫入2024年佛山市政府工作報告。

這對佛山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要求,那便是:發展既要穩,也要快;既要質,也要量;既要做大做強傳統產業,也要布局新興產業;既要開展“短平快”項目,也要謀劃“精特新”項目,力促國有資本實現量質齊增,為推動全省制造業招商引資增量倍增貢獻佛山力量。

佛山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坦言,對佛山國資國企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指標和目標。雖然一年半的不懈努力,佛山國資國企已實現了較大發展,但不大不強、資金實力不雄厚的問題依然存在。為此,接下來,佛山國資國企將以超常規的思路、超常規的辦法、超常規的力度、超常規的付出,在穩和控制好風險的情況下,大膽開展混改、投資和加強市區合作。

“通過聚焦主責主業,持續擴大有效投資,持續加強科技創新,加快推進城市更新、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產業園區、重大民生事業、軌道交通沿線資源開發、港口碼頭等領域投資布局,以優質并購項目助力高質量發展。”該負責人表示。

文/南方日報記者何帆燕

(編輯:歐肖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