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好鯉匯聚一堂,佛山觀賞魚產業又傳佳音!3月16日,“統一杯”第二屆中國錦鯉幼魚大賽在南海獅山正式開賽。當日大賽開幕式在獅山南國桃園楓丹白露酒店舉行。
比賽現場。
搭建平臺
助力中國錦鯉走向世界
本次大賽由中國漁業協會錦鯉分會、休閑垂釣協會錦鯉愛好家分會、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觀賞魚分技術委員會、廣東省錦鯉協會和佛山市錦鯉協會主辦,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佛山市農業農村局、佛山市南海區農業農村局、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人民政府協辦。活動吸引了來自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等國家以及中國香港地區、中國臺灣地區及來自全國多地的嘉賓參與賽事。
開幕式。
開幕式上,嘉賓為醒獅點睛,眾人觀看了醒獅表演。中國休閑垂釣協會,中國漁業協會、錦鯉協會,佛山市、區、鎮以及相關職能部門領導出席了大賽開幕式。
規模宏大
獲獎幼魚將于17日全天展示
比賽現場,一條條形態各異、顏色鮮艷的錦鯉,或體型健壯、或輕盈靈動……每一條錦鯉都使盡渾身解數,展現著“力與美”,為全國各地錦鯉愛好者和市民朋友奉上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覺盛宴,驚艷八方。
參賽幼魚。
參賽幼魚。
參賽幼魚。
據了解,本次大賽吸引了來自全國近100家錦鯉業者報名參加,報名參賽錦鯉數量超過3000尾。此外,本次大賽組委會還邀請了錦鯉業界專業人士共55人擔任本次大賽評審員,并根據參賽錦鯉長度及顏色特征劃分了12個部別3個大類,共設置獎項196個。獲獎的幼魚將于3月17日全天展示,并免費對外開放參觀。
原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中國休閑垂釣協會會長魏寶振發言稱,本次大賽匯聚了國內外錦鯉界的眾多業者,大賽在“中國錦鯉名城”佛山舉行,意義重大。正所謂少年強則中國強,提高錦鯉品質、推動錦鯉發展,也要從幼魚著手。大賽有利于做大做強錦鯉產業,為中國錦鯉提升國際競爭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佛山市錦鯉協會會長周團章表示,希望通過舉辦第二屆“中國錦鯉幼魚大賽”,能吸引來自全國乃至全球的頂級錦鯉業者、專家、愛好者以及產業鏈相關單位到佛山南海交流溝通;也希望通過比賽逐漸將南海打造成中國錦鯉產業聚集地和交易中心,不斷吸引錦鯉產業人才、資源優質品種到南海來,不斷擦亮佛山市“中國錦鯉名城”這一新名片。
多方參與
打響佛山城市品牌
本屆中國錦鯉幼魚大賽裁判長周學勇稱,本屆賽事參賽錦鯉品質高,大賽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吸收了來自多國的優秀評審員加入裁判隊伍,吸引了國內外眾多企業及錦鯉玩家,對壯大國有錦鯉品牌有較強支持力度。
錦鯉展示。
據廣東省錦鯉協會會長潘志成介紹,本屆賽事規模大、環境好。參賽數量多,比上屆多了幾百尾,達到了3000多尾;錦鯉幼魚品質也有提升。在業界的努力下,國產錦鯉發展勢頭強勁。廣東錦鯉一直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其中南海也成了國內重要的觀賞魚商貿集散地。
統計分數。
參賽知名錦鯉企業、蘇州蘇信觀賞魚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楚煒稱,兩次在獅山舉辦的中國錦鯉幼魚大賽,該公司都參加了。這次公司帶來了15尾魚參賽,他感覺這里環境特別好,很適合錦鯉比賽,活動主辦方很用心。公司從蘇州過來,到這里與國內外同行及上下游企業交流,有很好的宣傳效果。
順德鼎能之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黃孝葵帶來了公司的魚飼料產品參展。他認為,賽事的舉辦,有利于業界交流,宣傳產品,提高漁場及上下游企業知名度。該公司曾到全國多地參加錦鯉業比賽等活動,感覺這次活動組織得比較好。
公益集市。
親子彩繪。
此外,為響應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觀賞年魚進萬家”,以“魚”為基、借“年”起勢號召,宣傳錦鯉文化,推動漁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引導更多慈善力量投入到社會治理領域中,大賽組委會還在3月16日-17日在比賽現場同步舉辦了“桃園錦鯉慈善公益市集活動”,南國桃園組織社區黨員、志愿者、共建單位代表到場,并發動社區居民、學校師生參與義賣活動,接錦鯉好運,體驗親子閱讀、親子彩繪、垃圾分類小游戲等,共創熟人社區。
形成產業生態圈
南海集群發展觀賞魚產業
與“鯉”相遇,無限驚喜。以“鯉”相待,有朋自來。這是中國錦鯉幼魚大賽在南海區舉辦的第二年。南海錦鯉再次“出圈”。
作為中國錦鯉名城的核心區的南海,區位、交通優勢明顯,漁業資源豐富,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錦鯉和龍魚集散中心、國內錦鯉產業重要的全產業鏈基地,也逐漸形成了一個國內國際領先的錦鯉產業生態圈。
辦好一個賽事,帶活一方經濟。南海也依托一池錦鯉,游出了“百千萬工程”建設加速度。目前,南海已形成種苗研發、景觀創意、種植養殖、信息物流、電商直播于一體的產業鏈格局,主要養殖品種有紅白錦鯉、龍魚等,觀賞魚年產量超2億尾,綜合經濟價值超20億元。
面對潛力十足的觀賞魚產業,早在2023年,南海出臺了《南海區加快推進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計劃(2023-2025 年)》,將觀賞魚產業集群發展行動納入其中。
接下來,南海將結合當前觀賞魚產業發展趨勢,科學布局“一鎮一園區一主業”,在東部片區打造集種業基地、生產養殖、交易展示、觀光休閑、文化科普等功能于一體的觀賞魚產業化示范園區。一方面擴大現有養殖企業規模,在獅山鎮打造觀賞魚養殖基地;另一方面,結合里水鎮產業集聚區優勢,推動觀賞魚資材超市和直播基地建設,打造以倉儲物流、資材產銷、研發創新等為主要構成,以銷售展示、觀光比賽等為產業內涵的現代園區。
通過養殖規模的擴大、銷售集散優勢的發揮,促使南海觀賞魚在生態、休閑、文化、科普等功能得到進一步拓展,帶動觀賞魚產業與旅游融合,培育出新的消費熱點和經濟增長點,從而推動南海觀賞魚產業發展,實現綜合產值超50億元,帶動上下游(飼料、動保、裝備、農旅科普等)二三產業經濟產值超30億元的目標。
文/圖 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金曉青 通訊員 陳耀才
(編輯:黃開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