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農村集體“三資”線下交易,過程不公開、不透明、交易難,容易形成監管盲區。2023年4月起,佛山上線啟用農村集體“三資”智慧云平臺,實現了農村集體“三資”由各區監管向全市統籌監管轉變,區、鎮、村分級交易向區級交易為主轉變,線下交易向網上全流程交易轉變。
全市統一、一網匯聚、一網通辦的“三資”智慧云平臺,讓分散的農村集體資產走向“整裝”,助力鄉村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該項改革入選佛山市首屆十大改革創新典型案例。
一場大刀闊斧的農村管理自我革命
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簡稱“三資”)是農村集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用好用活農村集體“三資”,是實現富民強村、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途徑,是保障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百千萬工程”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重要舉措。
早在2010年,佛山在全省首創建設集體資產交易管理和農村財務網上監控兩個平臺,2016年建成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股權)信息管理平臺,成功將農村集體資產搬上平臺。但隨著農村資產交易市場不斷發展,佛山農村集體資產呈現出總量龐大、交易活躍的特點,沿用了10多年的農村“三資”管理模式顯得力不從心。
為貫徹落實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鞏固提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的部署,突破農業農村發展的瓶頸掣肘,佛山勇擔使命。2022年8月,三水區作為全市改革試點,率先上線區級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平臺,推行區級網上競投。去年1月,佛山召開全市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改革工作現場會,錨定“全國一流”目標,擂響戰鼓,全面鋪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改革。
本輪改革建立了“橫到邊、縱到底”的責任體系,實現全市一盤棋強有力統籌。
優權責——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增設“三資”監管專項組,全面統籌領導農村集體“三資”改革和監管工作,市、區兩級成立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服務中心,專職負責“三資”日常管理和網上交易服務。
清家底——印發《關于全面深化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的實施意見》,選定五區32個村(社區)試點開展清產核資工作,并每月開展督導檢查,通報工作進度和質量。
建平臺——立項建設全市統一、分區應用的佛山市農村集體“三資”智慧云平臺,實現農村“三資”由各區監管向全市統籌監管轉變;區、鎮、村分級交易向區級交易為主轉變;線下交易向網上全流程交易轉變,促進農村集體“三資”領域信訪下降、農民增收、發展增效。
促交易——按照“市級統籌、區級交易、鎮級審核、村級申報”的運行機制,構建佛山農村集體資產交易管理服務新模式。
憑借勇于變革創新的銳氣和敢啃硬骨頭的魄力,用時不足1年,佛山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改革就以驚人的速度從籌建階段邁向完善階段,開辟出“三資”管理新格局。
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攻堅戰
2023年8月,順德區陳村鎮赤花股份社召開股東代表會議對資產清查結果確認。隨著表決結果“100%同意”的公布,該鎮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全面完成。
徹底摸清家底,是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改革的重中之重。2023年1月,佛山印發《關于全面深化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的實施意見》,選定五區32個村(社區)試點開展清產核資工作;2月,在試點基礎上,佛山全市592個涉農村居6346個集體經濟組織(機構),全面啟動深化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
為做好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市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全市統一清產核資實施意見及工作指引,標準化開展實地清查;開展基層全覆蓋培訓,構建日進度通報、月質量抽查、定期會商等機制,全方位抓進度抓質量破難點疏堵點。經過全力攻堅克難,到2023年10月,佛山五區清查資產備案率達到100%,農村集體清產核資全面完成。
以影像地圖為基礎,佛山進一步打造了全市農村集體資產資源“數字云圖”,一圖總覽全市資產、一網匯聚資產數據、一鍵精準定位資產。
摸清“三資”家底后,接下來就是建立一個陽光下交易的平臺。
“我第一次使用這個智慧云平臺,操作十分簡單便捷,動動手指就能參與競投,加上有政府背書,項目交易會更加公正、透明。”個體經營戶陳炳釗去年以60元/平方米·月的價格,競得禪城區張搓街道蓮塘村蓮豐股份經濟合作社(二區)蓮塘村東部產業園(一期)商鋪5#項目。平臺信息顯示,這場競投吸引277人次圍觀,溢價率接近60%。
陳炳釗提及的平臺就是佛山市農村集體“三資”智慧云平臺,用電腦端或者手機端注冊登錄后,即可進入項目競投界面,直接輸入價格參與競投。平臺頁面會根據競投人報價,實時更新信息。
2023年6月1日起,佛山全市農村集體“三資”全面實行網上競投,標志著佛山農村集體“三資”全流程全周期監管機制初步建立,實現了資產登記、資產交易、合同管理、財務收支等業務流程的統一監管、一網統管,徹底解決了原有資產與財務“兩個平臺”分立的問題,也為全市集體財務數據統計打下堅實基礎。截至2023年底,佛山農村集體“三資”線上交易項目超1.9萬宗,總額超83億元,平均溢價率達8.76%,單宗資產最高溢價超10倍。
佛山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推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改革以來,涉“三資”管理交易的檢舉控告、重復舉報、越級舉報量同比分別下降20%、57%、46%,有效實現信訪下降、農民增收、發展增效“一降兩增”的目標。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陳寧靜
(編輯:歐肖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