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系統部署。從全會公報可以看到,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容是重中之重,十分注重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一個目標格外醒目:“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七個聚焦”之首,而且時間表和路線圖十分清晰。
作為制造業大市和民營經濟大市,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佛山廣大干部群眾和企業界中引發熱議。大家紛紛表示,將按照黨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提出的決策部署,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堅持宏觀著眼、微觀著手,進一步營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全力推動佛山經濟高質量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
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
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離不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佛山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博士文榮光表示,佛山要持續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建設、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要素和資源市場有效運作、市場監管公平統一等,進一步規范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
全會提出,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一個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才能激發企業創新與發展動能。”三水區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鐘俊紀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容豐富、意義重大,要認真學習領會。
參與茂名高州·佛山三水產業合作園的籌劃建設與運營,鐘俊紀深知營造一個更加公平、更加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對于園區產業集聚發展的重要性。該合作園2023年9月揭牌成立,不到一年已累計簽約引進項目13個,部分項目已運營投產。這離不開三水和高州雙方共建園區、共同招商、共享收益,兩地在園區運作機制上不斷創新,激活企業發展與創新活力。
“全會精神為我們進一步便利市場準入、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對深化市場準入制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葉奕茂說。今年7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正式施行,對企業注冊資本、市場主體退出機制等方面進行了修訂和完善。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新的公司法對存量的“僵尸企業”“失聯主體”進行清算,健全市場主體有序退出機制,更大限度激發市場主體競爭活力。
葉奕茂表示,市市場監管局將持續打造“一照通行”改革2.0版本,在全市推廣“一網通辦”預審系統功能,實現市場主體登記全程網辦、不見面審批,新辦業務網辦率提升至95%以上,推行市場監管領域依職權注銷行政許可及市場主體除名標記、撤回登記,完善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服務,試點推行為企業提供政策資訊、風險提示等服務,幫助企業規避投資風險。
當前,佛山經濟總量超萬億元,市場主體超過150萬戶。站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上,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的服務改革迫在眉睫。
“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齊心協力抓好貫徹落實,在實際工作中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佛山市行政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楊常青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深挖業務應用場景和數據賦能上持續發力,讓企業少跑腿,讓項目快落地,豐富使用“粵商碼”“粵省事碼”等“亮碼辦”應用場景,提高零跑動率,努力為企業、群眾提供便捷、優質的服務。
提振發展信心
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會提出,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作為民營經濟大市、制造業大市,佛山民營企業發展呈現出強勁的活力和韌性。
“全會持續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激發民營企業家干事創業激情。”佛山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黃昌建表示,近年來,市工商聯在推進新時代民營企業家培育工程、智庫建設、助力企業拓市場攬訂單、實施“百會助百縣萬企興萬村”行動等方面持續發力,堅定不移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未來將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引導民營經濟人士爭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佛商力量。
作為佛山民營企業的一員,廣東金意陶集團持續擦亮“有家就有佛山造”產業IP,將佛山制造帶到全球市場。廣東金意陶集團董事長何乾表示,金意陶在提升消費服務質量和產品標準上不斷鉆研,圍繞瓷磚、巖板的鋪貼、加工等系列環節打造專業化服務,推出十年質保的承諾,建立多個產品標準和服務標準化流程,杜絕惡劣產品流入市場,以企業的力量帶動行業發展,為行業營造更加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佛山市達衍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楊志鵠看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后備受鼓舞。“我們將努力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主動與國有企業加強合作,以細分需求深度研究賦能國有企業業務生產,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楊志鵠表示,未來將密切關注國家政策動向,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合法合規經營,確保企業在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中不斷發展壯大。
深化要素市場改革
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全會提出,要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關鍵在于深化要素市場改革。今年4月,《佛山市深化招標投標制度改革實施意見(試行)》正式印發實施,聚焦工程建設領域的招標投標、集中建設和成本控制三大主線,進行系統性全鏈條改革創新,著力破除工程建設領域的體制性障礙、機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以改革再創體制機制新優勢,激發佛山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文榮光表示,佛山可以在深化行政審批改革、?全面推行行政許可、?規范涉企服務業務流程、?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制定政商交往準則等方面精準發力,?通過加強立法和司法保障,?保護企業合法權益,?促進公平競爭,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
“全會展現了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堅定決心,為信息行業帶來重要的發展機遇。”佛山市信息協會秘書長孫遜表示,將充分發揮協會資源優勢,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技術支持、人才培養等服務,搭建制造業“人工智能+”佛山特色服務平臺,吸引更多外地優秀的人工智能服務商投資落戶服務佛山,構建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能力體系。佛山市金屬材料行業協會秘書長周天表示,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基礎設施和產業升級將帶動不銹鋼在海洋牧場等應用領域拓展,加快更多細分領域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
“只有不斷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企業才能專心求發展、勇于創新謀求盈利的增長點,才能吸引優質科技資源、優秀人才落戶佛山,激發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佛山市英儒啟航技術孵化器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堅強表示,未來將不斷完善并建設好與7所高校共同構建的技術成果轉化中心,發揮人才驛站、博士直通車等4個服務站功能,繼續深入企業了解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的堵點、痛點,加強與合作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努力促進技術成果轉化,引入更多優質人才團隊落地佛山,爭取更多優質資源向佛山流動并促進企業合作,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在佛山深度融合,推進新技術、新工藝賦能佛山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
廣東創興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胡曉欣對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也深有感觸。“未來要增加產業鏈競爭力,需要打造一批行業級平臺,推動行業級的數字化轉型,增強產業協作能力。”胡曉欣表示,目前企業已完成了從0到1的探索,而從1到10,企業有了更大的目標,希望把自身積累的技術、經驗和路徑轉化為一個行業級平臺,帶動更多中小企業實現轉型升級。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陳意威、麥家慧、李嘉雯、霍泳欣、孫靜茹、黃妙哲
(編輯:歐肖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