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聞網訊 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談飛洋報道:7月18日至19日,2024年度西江流域河湖長制工作培訓班在佛山市舉辦,全省相關地市河長辦負責人參觀了高明區山湖谷戶外運動公園、三水區白坭特色文創小鎮等水經濟試點項目,佛山市河長辦介紹了佛山將生態好水轉化為經濟活水的水經濟建設發展經驗。
近年來,佛山全面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深入實施水環境全流域強統籌大兵團分層次治理,省主要河道水質總體優良,主干河涌水質持續改善,并高標準建設了840公里碧道,串聯起170個特色資源點,一批精品碧道成為發展水經濟的主要載體。
將鐵人三項、龍舟、漿板、賽艇等運動引入碧道建設,建成多個初具規模的水上運動訓練基地,形成文體旅游經濟帶;將特色農產業、農村人居環境等融入碧道建設,帶動鄉村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依托碧道建設,提升發展濱水“夜經濟”集聚區,南海千燈湖碧道片區、順德桂畔湖碧道片區、容桂水道碧道漁人碼頭片區均入選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近年來,佛山打造了“碧道+水上運動”“碧道+鄉村振興”“碧道+夜經濟”等“碧道+”系列品牌,成功培育了水上運動、河湖郵輪游艇、濱水文旅、水利風景區等綠色水經濟新業態,逐步把河湖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經濟優勢,積極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雙向轉化的通道。
據統計,2023年,佛山入選為全省兩個推進全域水經濟發展試點地市之一,全市10個全域水經濟試點項目完成9.79億元年度投資,月平均人流量達到62萬人,年經營收入約3.08億元。
廣東省西江流域管理局副局長陳昌權表示,作為全省兩個試點之一,佛山先試先行,為全省推進水經濟發展工作做出了榜樣和典范。建議佛山接下來強化組織協調,堅持水文化、水經濟、水實體“三位一體”,推動水經濟業態多元化融合發展。
(編輯:歐肖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