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住在附近,見證了這里從荒地、魚塘變成靚麗的公園,9月中旬開放后已經來游玩了三四次。”9月22日下午,天氣清涼,家住順德區陳村鎮南涌社區的陳阿姨作為領隊,特意帶上廣場舞隊員到新城南公園一期拍攝舞蹈視頻。
清岸美岸 打造10分鐘親水生活圈
芳草萋萋,水清魚躍,夕陽虹橋、河心花島、城市書咖驛站等景觀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新城河兩岸。
陳村鎮以新城河水環境綜合治理為基底,結合“水韻花鄉”特色,沿岸建設新城南公園一期,并與北側的陳村公園串聯為陳村新城美麗水岸中軸景觀帶。在建的二期項目將與一期項目連片打造花香里人居環境提升項目,讓市民一出門就能享受“水岸邊、公園里、商圈中、煙火味”的10分鐘親水生活圈。
車水馬龍的廣明高速橋下青草如茵,市民席坐文海河畔的緩坡草坪、親水臺階,就能欣賞濱河景觀和龍舟競渡。
文海河是陳村鎮內最寬的河涌,也是該鎮每年舉辦龍舟爭霸賽、漿板活動等水上活動的主要場所。該鎮早前已在文海河南岸建設了龍舟公園一期,去年起對北岸的廣明高速橋下空間1.2公里進行改造,建設龍舟公園二期項目,把一河兩岸都打造成龍舟文化展示交流平臺,串聯起文海河沿線的中集智城等智造產業園以及在建的大型綜合商業體,使高端產業園區、年輕態消費場景與優美的濱河生態景觀相伴相依、相得益彰。
新城南公園一期、龍舟公園二期都是陳村鎮今年重點打造的清岸美岸項目,均在近期對外開放。
陳村鎮副鎮長、鎮河長辦主任黃星賢介紹,作為順德區首批聯圍治水試點,該鎮按照先摸排后設計、先清岸后建設、先試點后推廣、先治水后治城的“四先四后”原則,全面推進聯圍水景觀提升工程。近3年,鎮內新建多個顏值與內涵兼備的濱河公園,總面積約48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約35.5萬平方米,不僅改善江河流域環境面貌、提升人居環境品質,還助力區域產業轉型升級、高端人才聚集,促進城鄉區域高質量發展。
以水興城 帶動城鄉面貌全面躍升
佛山市建設廣東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大會提出,聚焦環境品質提升,實施老舊園區、江河流域、養殖池塘、林相林分、基本農田、保潔體系六大改造,以重點突破帶動城鄉面貌全面躍升。
讓清水綠岸成為“淌金流銀”的活力經濟帶,成為讓市民“出門見綠,多元親水”的幸福生活長廊——陳村鎮江河流域環境面貌保護提升工作所取得的經驗和成效,正是我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的縮影。
近年來,我市深入打好碧水攻堅戰,全面推進水環境全流域強統籌大兵團分層次治理,持續打好江河兩岸環境整治和景觀提升攻堅戰,打造了一大批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的濱水空間,全市水生態環境穩步改善,江河兩岸環境顯著提升,累計建成碧道近900公里,“岸綠”“親水”成為全市城市品質提升的亮點。
黃星賢表示,將繼續督促陳村各級河長發揮領治作用,進一步推進污水管網建設、雨污分流改造、排水口整治等“看不見”的措施,以及清岸美岸、河面河岸保潔等“看得見”的措施,推動江河水質穩定提升,持續提升江河流域環境面貌,讓“以水興城、以水美城”發展戰略落地開花。
市水務局二級調研員劉劍鋒表示,我市將結合“百千萬工程”和綠美佛山生態建設,統籌推進嚴格河湖岸線保護和管控、全面推進江河兩岸問題整治、大力打造人水和諧示范河涌、高標準建設幸福河湖打造綠美碧帶、推動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等綜合措施,持續提升江河流域環境面貌,帶動城鄉面貌全面躍升,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談飛洋、梁家豪
(編輯: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