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提出,“深化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構建美麗中國數字化治理體系,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
數字技術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動力源。近年來,佛山市生態環境局主動順應數字時代生態環境高質量治理、高水平保護的需求,以打造半城山水滿城綠的綠美佛山為總目標,積極推動數字技術與生態文明建設深度融合,全面推進生態環境“一網統管”項目建設,為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注入強勁動能。
目前,佛山市已初步建成全市域生態環境政務數字化管理平臺,構建了生態環境全鏈條智慧化精細化管理新模式,為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決策、監管治理和公共服務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和保障,全面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化、精準化、智能化水平。
全市域生態環境“一網統管”
佛山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河湖密布,山林茂盛,濕地廣袤,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素有“嶺南水鄉”美譽。同時,作為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廣東重要的制造業中心,佛山有污染物排放的企業接近8萬家,企業污染物是否達標排放,與全市大氣、水、土壤等環境質量息息相關。
全面掌握生態環境質量現狀及變化趨勢,科學、精準地監管企業和環境風險源,是構建碧水藍天綠地生態網的關鍵之舉。因此,佛山市提出,到2027年全市生態環境系統使用一個統一的數字化平臺,共享一套數據資源中心。基于佛山市“一網統管”整體技術框架,市生態環境局以底座重構、中臺整合、數據聚合、業務融合為主線,全力推進生態環境“一網統管”項目建設,通過統一系統開發標準和技術框架、統一共性應用組件、統一用戶管理體系,實現生態環境信息化、集約化、一體化、國產化。
其中,“一體化”即依托垂直管理、堅持市區聯動,集攻堅之力推動市域“一網統管”,統籌建設覆蓋市、區、鎮三級的生態環境統一數字底座。“集約化”即堅持重構改造,不搞大拆大建,好功能、好應用復用,做到統一技術標準、統一共性應用、統一規范運營。
生態環境“一網統管”項目啟動以來,市、區兩級系統數量大幅縮減,每年節約建設不少運維資金,解決了原本各信息系統無法互聯共享、應用無法協同、賬號無法互通以及重復投資建設等問題。
以“數治”之力守護大生態
在高精地圖上隨機點選市內5公里范圍,系統就能迅速顯示該范圍內的點、線、面環境要素,包括污染源點位、入河排污口、水質監測站、空氣監測站、土壤監測點、飲用水源地、自然保護區、河涌及流向等。生態環境工作人員可“一鍵導出”選定的信息,用于分析研判,或形成調度清單并快速發布至移動端,開展更有針對性的現場檢查。
這就是佛山市基于生態環境“一網統管”打造的“佛山市生態環境成果一張圖”。目前,“成果一張圖”已融合了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環境敏感點、水、氣、土、聲、自然生態、污水管網、環境基礎設施、主要工業園區等12類共110個專題圖層,實現生態環境全要素“可視”“可查”“可分析”“可調度”協同管理。
同時,佛山市全面優化“感知一張網”,接入不同要素、不同層級、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互聯網分散監控設備,打造了生態環境物聯網平臺、污染源在線監控平臺。
其中,生態環境物聯網平臺接入了全市所有鎮街的大氣自動站、市考斷面以上的水質自動站和固定源末端監控、視頻監控、過程監控的數據。污染源在線監控平臺則融合了污染源產污-治污-排污全過程能耗監控、過程監控、排放監控和AI信息智慧,創新升級污染源在線預警、非現場監管等實戰場景閉環管理,實現污染源狀態動態感知、實時分析、精準溯源和施策。
佛山市還構建了以排污許可證為核心的污染源全量數據資源中心,所有涉污企業的業務標簽、關鍵排污信息、產治排信息、周邊信息、現場檢查記錄、監測和監管信息等一目了然,助力分行業精細化監管和預警。
“數智”賦能環境治理現代化
通過大數據歸集,形成“點上檢查發現問題、線上數據分析問題、面上政策解決問題”工作模式,促進污染防治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通過大數據對比,污染溯源更精確,對影響環境質量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對癥下藥”,對企業實施寬嚴相濟差別化監管;通過大數據分析,明確典型行業產污、治污、排污規律,形成標準化、定量化治理指南,分行業開展精準治理;通過大數據篩選,及時發現、依法查處產污、排污異常企業,減少非現場執法,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
佛山市堅持數據賦能、迭代開發原則,推動智能環評、污染源在線預警、移動執法、非現場監管等實戰場景建設,并基于生態佛山APP推動全鏈條全場景貫通融合,實現“檔案在線查、周邊實時看、信息掌上報、結果馬上簽、調度一鍵辦”,系統治理、精準治理、科學治理、依法治理的水平不斷提升。
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深化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建設,推動思想觀念、角色定位、工作模式和業務流程四個變革,不斷豐富“一網統管”新應用新場景,以數字化賦能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綠美佛山生態建設。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談飛洋 通訊員黎娟
(編輯:杜思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