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国产一区_亚洲成人www_国产高清视频一区_精品区一区二区

佛山社會各界干部群眾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 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

2024-07-22 07:47 來源:佛山日報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高度評價新時代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實踐和偉大成就,研究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認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全會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連日來,佛山黨政機關、科創平臺和企業界代表積極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大家紛紛表示,將以更大的干勁、更飽滿的熱情,聚焦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數字融合等,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達成。

  聚焦科技自立自強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

  全會提出,必須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改革,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激勵約束機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統部署,其中強調了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佛山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薛立偉表示,全市科技系統將聚焦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努力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突出自立自強,著力打造戰略科技力量,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推動季華實驗室、仙湖實驗室、藍橙實驗室等重大科研平臺產出更多引領性成果;突出成果轉化,著力推進中試產業高質量發展,探索實施“以場景引技術、以技術引產業”,構建“中試+研發+孵化+基金+園區”生態,打造“概念驗證之都、小試中試天堂”的城市新標識;突出量質齊升,著力推動高新技術企業提檔晉級,形成“草灌喬林”梯次培育生態,實施科技貸、“研值貸”工程,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引導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科技;突出引育結合,著力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聚焦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面向海內外招引“含金量高”的科技領軍人才團隊,制定更具比較優勢的科技人才政策,高標準建設“一區一園一城”人才高地、創新高地。

  “全會指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其中必然包含了科技創新工作和科創平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佛山仙湖實驗室黨委副書記王志方表示,前段時間國家層面已經對科技體制機制進行了改革,佛山在創新體制機制建設方面也進行了許多有益探索。

  “廣東對省實驗室考核嚴格,這對于仙湖實驗室而言是壓力也是動力。”王志方表示,佛山仙湖實驗室作為第三批省實驗室,得益于省、市、區各級政府的支持,取得了較好成績。實驗室核心技術、高端人才牽引和支撐國家電投集團百億氫能項目落地佛山,成功出爐全球首塊零碳氨燃料燒制的瓷磚,并推動相關示范量產線項目啟動,“在此前考核獲得優秀評級的基礎上,仙湖實驗室將不斷提升治理能力”。

  王志方建議,佛山要與科創平臺一起深入研究科研項目和科研人才的管理,創新激勵和約束機制,以市場為導向,讓科研人員真正將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讓科研平臺真正迸發出服務產業經濟、服務社會進步發展的活力。

  在中共佛山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副教授穆向民看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盛會。“全會既展示了成就,又總結了經驗,并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新的部署,還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

  “學習好貫徹好宣傳好全會精神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穆向民建議,要結合全會總結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從政治高度、理論深度和實踐廣度三個方面,深入研究本地高質量發展的重大現實問題及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的長遠發展問題,使之轉化為廣大黨員干部的政治自覺、理論自覺和行動自覺。

  推動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制造型服務業

  全會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健全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體制機制,健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近年來,佛山相繼印發《佛山市加快制造業產業集群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工作方案(2022-2025年)》《佛山市推進新一輪工業企業技術改造若干措施》,以最大力度、最實舉措、最有效保障,推動制造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全會提出,要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這為我們下一步以數字經濟發展提升實體經濟發展水平提供了指引。”佛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甘志宇表示,接下來將立足佛山制造業發展實際,鞏固好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成效,同時探索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的新路徑,謀劃出臺《關于加快推動人工智能佛山制造行動方案》,以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攻方向,把佛山打造為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的示范高地和智能產業的集聚高地。

  全會提出,要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在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主任李家玉看來,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重點在于發展科技服務業,建立完善的科技服務體制機制。

  “科技成果轉化事關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事關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形成良好的轉化機制和服務體系很重要。”李家玉表示,今年以來佛山瞄準中試產業發展,提出打造“概念驗證之都、小試中試天堂”,是一條很好的路徑。作為佛山市首批概念驗證中心之一,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醫工融合概念驗證中心將持續在需求側從企業技術需求、行業共性技術需求和科技成果應用場景需求出發,在供給側對科技成果進行篩選,驗證以及中試熟化,提高供給側成果的質量,使科技成果與市場實現高效對接,為佛山乃至整個華南地區的高質量發展培育更多新質生產力。

  作為制造業的上游環節,工業設計是制造業價值鏈中最具增值潛力的環節之一,也是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的重要方向。近年來,佛山服務型制造特別是工業設計快速發展,位于北滘鎮的廣東工業設計城已入駐公司機構300多家,集聚設計師8600多名,成為全國工業設計企業聚集密度最高、規模最大的產業聚集區。

  “企業將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持續提升創新力和競爭力,堅持合法合規經營,努力在市場競爭中取得更好成果。”廣東順德寧感設計有限公司合伙創始人周揚表示,創新和科研能力將在各行各業中發揮更大作用,這對創新設計企業來說是重大利好。

  周揚表示,接下來將加強創新和研發能力,與科研機構、高校等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展創新研究;關注市場需求和用戶反饋,將市場需求作為創新的驅動力,建立差異化優勢;在創新過程中更注重知識產權和專利保護。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讓我深刻感受到中國在全面深化改革道路上的決心與信心。”佛山市順德區宏翼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文靜表示,作為一名設計師,深刻理解到守正創新對于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未來會持續在工作中強化學習,力求以創新的設計服務和管理,為制造企業提供更有競爭力的創新設計服務。

  持續提升創新能力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全會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重點推進綠色、創新、協調發展,集合了人才、技術等各種發展資源的企業是不可或缺的推動者。

  2023年佛山高新技術企業、規上工業企業總量雙雙突破1萬家,一批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隱形冠軍企業在各行各業占據領頭羊的地位,成為推動佛山高質量發展的中流砥柱。

  “在改革步入深水區的當下,單個的問題突破、矛盾解決已經行不通,更需要增強系統性、整體性,形成改革合力。”廣東星星制冷設備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工會主席吳成平說,“民營企業的發展成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民營企業家是黨的改革開放好政策的親歷者,更是受益者。公司將勇擔時代使命,堅持以創新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吳成平表示,作為“專精特新”企業,廣東星星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將繼續堅定不移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統籌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全面實施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打造中國一流的智慧、科技型企業,緊密圍繞新發展理念,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投入,著力延伸產業鏈條,為佛山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作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15年成立的廣東原點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在短短數年間,便成長為多軸聯動高檔數控系統和激光數控機床研發、生產、制造的行業領先企業,多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曾超峰表示,聚焦高質量發展與創新是全會對廣大科創企業家的“殷殷叮嚀”,令他深有感觸。

  曾超峰表示,激光數控機床是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之一,激光制造更是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新賽道之一。原點智能將銘記“致力于躋身全球數控行業第一陣營”的初心,聚焦深耕多軸聯動高檔數控系統和激光數控機床領域,持續加大“光機電軟”的研發投入,貫徹落實加快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戰略,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將“光刀”瞄準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半導體、培育鉆石等重點產業領域,深度融合人工智能(AI)、機器視覺等先進技術,加快推出AI激光數控機床,加強產業鏈集聚協同,落實工業支柱裝備創新,為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服務國家高端裝備自主可控戰略,實現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原點”力量。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倪玉潔、劉雪婷、覃征鵬、彭美慈、葉芝婷、林俊鵬、李青桃


(編輯:黃銀華)

推薦閱讀>